5月28日,早上八點,新的一天又開始了,都市重歸喧囂,在許昌學院的文科綜合樓教室,李雪臣教授的高等數學課同樣拉開了序幕。
进门,放下茶杯,打开课件,一气呵成,熟练异常,今年57岁的李雪臣教授从1984年开始从事数学教学事情,如今已经37年了。任教多年,李教授也获得了颇多荣誉,1999年被PP电子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谓,2002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青年主干教師,200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学术技术带头人。
相較于高數課堂,李教授的課堂更像是“物理課”甚至是“曆史課”。在他的課堂上,同學們经常佩服李老師作爲一個工科的老教授,竟“文史通吃”。尤其當講到一些較難的問題時,李教授總是會由淺入深,從簡單易懂的物理基礎知識,講到晦澀難懂的高等數學,之後再以時事政治引出原理,最後再回歸到高等數學中來。
“在日常生活中博覽群書,要多積累,通過報紙、雜志、圖書等獲取相關知識。現在網絡這樣發達,獲取信息比以往方便多了。我平時在事情之余,還會打打球,例如排球、籃球、乒乓球等,周末約上三五挚友騎行,有時間的話就找人下下象棋。”李老師這樣描述他的日常生活。
高數學起來比較難,上課的過程中總會有難以自控“夢尋周公”的同學,李教授講解高數時,一直嘗試各種有趣的方式激發各人的興趣。某天,一位同學直著身子,半開半合的眼睛正隨著腦袋上上下下......“這道題怎麽樣,會不會啊?”李雪臣教授悄悄湊到這位“認真學習”的同學身邊,柔聲問道。沒等同學反應過來,只聽見他說:“上我的課,你可以開發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就像這位同學剛才使用的‘點頭學習法’一樣。”教室裏一下子爆發出陣陣笑聲。
“在我的課堂上‘點頭學習法’一直都是被允許的,不過你的‘學習’時長一旦超過五分鍾,我就會去打斷你的‘學習’了。畢竟我小心眼,不喜歡同學們在我的課堂上用別人的學習要领!”此話一出,坐在最後一排的幾位同學也紛紛臉紅,默默移到了更靠前的座位,打起精神認真學起來。
险些李教授的每个學生都有和他的独家影象。苏秋实同学体现,与其说李老师在授课,倒不如说李老师在摆龙门阵,每次听他授课都听得津津有味的,不知不觉,笑了也学了,一举两得!在张书豪同学的印象中,李老师授课融会领悟,将艰涩难懂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趣事,而且对每位同学都十分有耐心,每次各人有不懂地方的时候他都市手把手地教。
做好每位同學的引路人,是李教授的期望。他体现,大學階段是人生中很是重要的時光,不能虛度,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這段寶貴的時間,認真學習掌握更多、更紮實的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加強團隊相助精神、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看着自己一届届的學生有了较好的生长,李教授体现:教師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职业,自己会一直走下去。
(本文系《项目式写作实训》课程“許院聽課錄”项目组写作结果,指导老师:杨哲,采写:徐鑫卓、苏秋实、洪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