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9日,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原農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汪慶華教授、胡建鋒副教授、郝二旭副教授一行三人,受邀參加了在江蘇蘇州舉行的農耕文化遺産與鄉村振興學術論壇暨“全球農業文化遺産影像保護與傳播平台建設”啓動儀式。這一活動由中國農業出书社、江蘇省農史研究會、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來自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出书社、《中國農村》雜志社、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南京農業大學、許昌學院、中共蘇州市委、江蘇農仿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多家涉農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啓動儀式。我校汪慶華教授作了題爲“關于優秀農耕文化遺産保護、研究和利用的思考”的報告。
本次論壇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推動中華優秀農耕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利用,深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會議舉行了專家主題報告,參觀了“全球農業文化遺産影像保護與傳播平台建設”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圖片展,實地考察了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科研示範基地,與會專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互動交流,加深了對農耕文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推動這一時代課題的認識。
汪慶華教授代表我校中原農耕文化與鄉村發展研究基地作了主題報告,分別從這一時代課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農耕文化守望與研究的曆史責任、保護與利用的途經措施等三部门進行了深入論述。報告呼籲與會同仁和社會各方進一步高度重視這一重大課題,以實際行動爲留下農耕記憶、弘揚傳統文化、教育子孫後代、增強文化自信做出積極貢獻。
此前,汪慶華教授還于今年農民豐收節期間,受湖北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全國70個分會場“2019年(黃岡·黃梅)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邀,爲節會舉行了農耕文化主題講座,對于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進行了深入闡述,對于農耕文化遺産在鄉村振興實踐中的開發利用提出了建議,講座收到良好效果。
近日,我校連續受邀參加農耕文化相關活動,充实證明我校中原農耕文化與鄉村發展研究基地和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的對外影響不斷擴大,對于我校師生開闊理論視野、融入社會實踐、增進外部聯系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