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許昌日報》第八版以《書寫新時代地方高校內涵發展的“奮進之筆”——看許昌學院如何堅持以內涵提升和創新引領爲焦点,建設富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爲題整版報道我校近年來辦學成效,文章從黨建、人才培養、科研、産教融合等方面全面展示了第一次黨代會至今的10年來我校以內涵提升和創新引領爲焦点的轉型發展之路,以及建設富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創新實踐。

5月23日,許昌學院第二次黨代會即將盛大開幕。
自2008年該校第一次黨代會至今,已經10年了。這是許昌學院砥砺奮進的10年,也是其在探索中發展、在革新中提升的10年。
10年来,该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辦學定位,坚持以内涵提升和创新引领为焦点的转型生长,围绕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努力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政产学研相助,增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特色学科专业群,推进国际交流相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革新,整体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该校完成了全面及格本科院校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事情及格评估,实现了从师范专科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院校的转变;入选全省首批转型生长试点高校,跻身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第一方阵;开启了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生长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等一个个重要结果,已然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固本强基抓党建 夯实生长基本
高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高校基層黨建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门,在整個黨的建設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职位。
近年來,該校以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活動爲抓手,鼎力大举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建设了黨建事情責任清單制度,充实發揮了黨委的領導焦点作用。該校黨委不斷優化頂層設計,積極推動黨建事情重心下移,加強和改進基層組織建設,建设了基層黨建事情述職評議制度,開展了基層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活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特別是著力推進抓基層黨建的“13568”事情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介绍,“13568”事情体系中的“1”指一条主线,即“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长”。“3”指“三型”党组织,即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5”指“五好”党支部,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事情机制好、事情业绩好、师生评价好。“6”指“六抓六提升”,即在宏观层面,该院党委提出的抓下层党建事情思路,划分是抓责任,着力提升聚协力;抓队伍,着力提升战斗力;抓基础,着力提升支撑力;抓创新,着力提升新活力;抓投入,着力提升保障力;抓考核,着力提升执行力。 “8” 指“八化八促进”,即微观层面,该校党委提出的推进下层党建事情的具体做法和举措。该校引入了目标治理、精细化治理、品牌化理念、项目化治理、量化治理、“互联网+”、智慧党建等新理念。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基础”。目前,該校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形成了責任明確、領導有力、運轉有序、保障到位的黨建事情花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顯著增強,爲學校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許昌學院目前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試點專業、6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省級專業綜合革新試點專業,有6個河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河南省卓越执法人才培養基地、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試點、河南省教師教育革新創新實驗區。該校與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聯合培養研究生,並招收有留學生。
近年來,許昌學院緊緊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這一焦点任務,調整優化專業結構,革新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深化教學治理革新,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
優化專業結構,建設産教融合重點專業群。該校制定了産教融合專業群建設方案,重點打造電力裝備與制造、信息技術、食品醫藥與康健、商務服務等特色優勢專業群,統籌專業群建設,每個專業群最高給予2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建设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發展需要,增設理工類應用型、新型專業和偏向,促進學科專業交织融合;實施專業調整“紅黃牌”制度,每年對各專業進行綜合排名,對排名後10%的專業進行預警、整改;結合電力裝備、超硬质料、生物醫藥、鈞瓷等地方特色産業設置特色專業偏向,與行業企業相助建设創新型行業學院,探索專業對接服務行業新模式。
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资源供应质量。该校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增加以行业应用技术为配景的创新性应用型课程比重;实施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培育打造基于职场需求的示范性应用型课程;探索与行业企业配合开发横向课程,与企业相助开发特色课程;推广基于行业企业真实项目的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革新实践,提倡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模式;依托智慧校园增强网络教學平台建设,建成50个互联网教室,建设和引入了一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了校内校外一体、课内课外融通、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资源平台;以应用型课程设计竞赛、实践教学大奖赛等为抓手,引导教师积极加入课程革新。
突出能力導向,深化人才培養模式革新。該校由業界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體現行業標准、職業資格和崗位素質,要求差异專業學生,都要接受時間不等的工程實訓;深化校地校企相助,探索構建政産學研長效相助機制,與60多家重點企業相助組建了10余個校企協同創新平台,積極選聘行業企業骨幹技術人才擔任兼職教授,選派骨幹教師到企業行業一線實踐鍛煉;深化教學治理“放管服”革新,探索短學期制、彈性學制、學分互認等教學治理制度革新;設立創新人才實驗區,鼓勵二級學院通過分類培養、創新班、實驗班等形式探索具有專業特色的卓越人才培養模式,給予其在學分設置、課程內容、課程形式、考核形式、教學治理、學生治理等方面的自主權。
探索多元評價,深化評價體系革新。該校以學生綜合能力評價和人格養成爲焦点,探索實行多個階段、內容綜合、多方參與、形式多樣的綜合性多元化評價方式,努力實現由知識爲主的結果性考核向以能力爲主的過程性考核轉變;降低期末考試分數比重,加強課堂教學過程考核;拓展學生學習評價領域,增加學業評價主體類型,實行以證代考、以賽代考革新,鼓勵學生參加行業資格認證和學科競賽;投入專項資金支持各二級學院開展學科專業競賽。
坚持科研兴校 创新引领生长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大決策,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必須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創新。
近年來,根據“創新引領、産教融合、校地相助、立地頂天”的指導思想,許昌學院加強創新團隊和創新平台建設,深化校地深度相助,推進校企協同創新,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科研團隊建設成績卓著。目前,該校有5個團隊入選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4個團隊入選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次入選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16人入選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科研平台建設碩果累累。近年來,該校先後獲批2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2個河南省工程實驗室,1個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院士事情站。省級平台立項數量位居省內同類院校前列。該校設有河南省微納米能源质料院士事情站、河南省複雜系統建模與高性能計算院士事情站、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基地等。
科研结果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近年來,該校教師發表在SCI、EI、CSSCI等的論文近千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4個,省部級科研項目239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立項數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參與國家十二五重洪流利專項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項目各1個,科研經費突破3000萬元,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和社科结果獎20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900多項。工業機器人高精度減速機、環保型有色無鉻鋁合金外貌鈍化處理技術、溶劑霧化預合金粉技術等多項结果處于行業或國內領先水平。
学术交流运动日趋活跃。该校先后邀请包罗中科院院士褚君浩、林群、吴养洁、朱位秋、钱逸泰,教育部长江学者徐勇等在内的知名专家作学术陈诉400多场,派出教师到海内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访学1000多人次;同时,充实利用校内学术资源,以“颍川学者讲坛”“科技人文大讲坛” 和“企业家大讲坛”为阵地,积极组织该校教师开办学术讲座,进一步浓厚了学术气氛。
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服务地方经济生长
今年3月17日,許昌學院與禹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簽訂校地相助協議。禹州市政府將部署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加大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積極爲校地相助提供最優的環境、服務和保障。許昌學院則以此次協議簽訂爲契機,整合資源,創新思路,通過搭建創新平台、制度創新,爲禹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資源,並爲禹州的發展提出科學的政策建議和決策參考。
這是許昌學院主動發揮社會服務職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實例。近年來,該校融入地方創新體系,加強校地校企相助,拓展服務平台,深化校企協同創新,産學研相助勢頭良好,爲地方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該校已經與省委省政府,許昌市人民政府及許昌各縣(市、區)簽訂了戰略相助協議,並與許繼集團、黃河旋風、森源電氣等69家企事業單位簽署了産學研相助協議和項目相助協議,産學研相助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許昌學院牽頭建设了許昌發展研究院,建設了許昌大學科技園,建设了工業機器人、清潔化工、超硬质料、無人機低空遙感等10個協同創新中心和動力電機自動化制造裝備、電能質量與智能儀表、新型鈞瓷釉料、道橋工程技術等12個産學研相助基地,誕生了一批高科技應用结果,助推了地方産業發展,也爲學科發展、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承擔橫向科研項目117個,8個産學研相助項目被確定爲河南省産學研相助試點項目(全省共132個);依托許昌學院建設的許昌大學科技園,已孵化企業43家,現入駐科技團隊21個,被認定爲河南省大學科技園和河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
該校還緊緊圍繞魏晉文化、鈞瓷文化、民間舞蹈、農耕文化等富有特色的文化資源,與有關部門和機構相助建设了研究機構,加強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保護、傳承創新和産品創意開發,爲區域文化傳承創新和許昌都市文假名片的打造作出了重要貢獻。
该校承袭“崇德砺志、博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教学神圣、崇尚学术”的辦學理念,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了“团结和谐、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该校坚持“一条主线、双向渗透”(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教育教学事情与思想政治事情相互渗透)的指导目标,着力推进立德树人十大系统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该校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学生社团十分活跃,种种运动富厚多彩,教育教学质量不停提高。学生在全国、全省竞赛运动中屡屡获奖,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运动中结果优异,先后获得河南省首届大专电视辩说赛冠军、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演出金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运动金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戏剧艺术节“金刺猬奖”等,舞蹈啦啦队获全国第四届康健活力大赛亚军,并代表中国加入世界啦啦操锦标赛……
正是通過多年的務實發展,許昌學院被授予河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單位”和首批“示範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稱號,並入選國家“十三五”産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項目。2017年,該校獲批成爲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先後獲得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思想政治事情先進單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河南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弦歌不辍续辉煌,继往开来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PP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闫纪建体现,PP电子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基础任务,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师队伍建设革新,推进科技创新和产教融合,培育办学优势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服务能力,为建设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