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許昌學院:構建開放實踐創新教育體系賦能人才培養

作者: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編輯:孫旭濤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4-06-25

“能够作为本科生走进实验室,深度加入老师的科研项目,这对我的小我私家生长影响很大。”近日,PP电子学院化工与质料学院2020级學生董思雨乐成考取了郑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她看来,考研乐成主要得益于她大学阶段的科研训练。

实验室的大门向本科生开放,让學生从教室走进实验室,全面共享资源,以科研带教学、促教学,这正是PP电子学院“OPCE(Open,Practical and Creative Education)”理念的重要一环。近年来,PP电子学院瞄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革新实践探索,构建并实施理工科创新教育教学“OPCE”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后劲的高质量人才赋能。

从课堂到实验室:學生考研乐成上岸

“OPCE”理念的誕生,源于一門叫“開放實踐創新”的課程。

“2007年,我们在(原)化学化工学院设置了一门‘开放实践创新’课,选拔部门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实验以导师制的形式训练本科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结果,學生的踊跃水平超出了老师的想象。”PP电子学院教务随处长、原化工与质料学院院长张艳鸽说。

随着学校转型生长的提速,仅靠一门课程培养學生创新能力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开放实践创新课程的“升级版”方案——“OPCE”因此酝酿出炉。在“OPCE”理念下,原来的一门课拓展为课程体系,部门學生加入变为全员加入,凭据教師研究偏向和學生自身兴趣,师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董思雨正是“OPCE”教育理念的受益者。她從大二學年開始,就進入了學院李彩霞老師的特色功效质料實驗室,開展光催化偏向的課題研究。

在空閑時間自覺“泡”在實驗室,已經成爲董思雨大學期間的生活常態。她經常和同學們身著“白大褂”,專注地在實驗台前觀察、操作、思考。“剛開始做實驗時,實驗結果與預期總會有偏差,讓人特別‘折磨’。不過老師會耐心地幫我一起分析問題,我也在不斷地試錯和實踐當中获得了成長。”董思雨說道。

正是在一次次的實際操作中,她的專業知識、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获得了提升,這也爲她考研乐成奠基了紮實基礎。值得關注的是,和她同實驗室的另外四名同學,今年也全部乐成考取碩士研究生。

“OPCE”教育理念的应用不止限于化工与质料学院,而是学校所有理工科学院。食品与药学院2020级學生周苗的经历就是另一个乐成案例。大二刚开学,周苗就追随导师孙娜进入实验室。在这里,周苗也找到了节奏同频、配合默契的实验“搭子”——杨欢欢。在实验室,她们并肩作战,配合追随老师开展科研项目,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息争决问题的能力。今年两人携手划分上岸武汉科技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继续科研之路。

从理论到实践:學生发表高质量科研结果

任亚平是PP电子学院2017级本科生、2021级联培研究生。今年上半年,他和导师何伟伟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在抗氧化纳米酶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领域取得新进展,开发了多功效治疗糖尿病创面的Mo2C 纳米酶,相关研究结果以“Ultra-high antioxidant, anti-apoptosis and pro-angiogenesis effect of Mo2C nanosheets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wounds”为题发表在纳米科学TOP期刊《今日纳米》(Nano Today, 2024,55, 102202),影响因子为17.4。任亚平是第一作者。

在PP电子学院,學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并不稀有。

“OPCE”教育理念下,学校领悟教学运动与科研创新运动,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下的研究性教学。教師利用实验室、工厂、研究所、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等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台资源,配合领导學生全员全程深度加入教師科研尤其是横向科研,开展跨学科、跨学程的真实项目研究。

“大一大二主要是在老师和高年级同学指导下,进行简朴的操作,进入大三就开始随着导师做项目研究。时间部署也会很灵活。”今年的优秀结业生、化工与质料学院2020级學生张涵博说。大三期间,张涵博和小组同学一起做的血糖快速检测试纸研究,就是导师科研项目中的一部门。

在導師帶領下,除了走進學校實驗室學習實踐,同學們還有许多機會走出校園,到企業中提高自己。“構建校、政、企、所多元協同的組織架構,搭建校內、校外雙導師隊伍建設的立交橋,打造開放共享的創新實踐平台,構建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制度體系,我們要打造‘産、學、研、教、創’一體化人才培養新模式。”張豔鴿總結說。

以科研反哺教學:提升本科生創新能力

“‘OPCE’體系的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新技術元素的探知能力、知識與技術的集成能力、創新組織的宏思維能力和技術反思能力這四個能力的交织融合上,也就是要面向生産實踐,去培養敢于提出問題、勇于創新,善于解決問題的人。”許昌學院院長、也是該體系的提出者鄭直教授說。

据他介绍,“OPCE”方案还建设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其他院系本科生仅需完成结业论文差异,學生每学期需上交一篇项目进展陈诉,每学年需上交一篇学年论文,学年论文的考评结果作为學生获取相应学分的主要依据,学院还勉励學生把学年论文整理成学术论文或专利。

经过学校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OPCE”教育理念取得显著育人成效。學生加入科研项目撰写的相关研究结果多次发表在质料科学、纳米科学等TOP期刊上,在国家级学科竞赛、学术论文发表、国家授权发现专利等方面也取得了累累硕果。本科生加入完成的结果曾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加入的“雾化一扩散新型合金粉制备技术”“一种通过外加纳米质料在氧化气氛下烧制钧瓷的要领”等横向项目为黄河旋风、大宋官窑等地方企业新增销售额3.2亿元。

教学和科研融合,以科研反哺教学,受益的也不仅是學生,“OPCE”体系最终实现了良性互动——在全面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同时,教師团队的科研能力也在不停提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明显增加。

2023年,郑直教授主持完成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學生创新能力培养的“OPCE”体系构建与实践》结果获得国家级教学结果二等奖,结果经验在全国13个省市的21所高校推广。

新聞鏈接: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326956751477800960472052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