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学校的创新能力培养给了我底气和竞争力。”今年,PP电子学院医学院學生张艳一路逆袭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引起颇多关注。
深入推进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革新,PP电子学院近年来不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服务學生生长成才,办学成效深受社会认可,学校影响力不停提升。
“OPCE”賦能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
在許昌學院,還有不少同學和張豔一樣進入名校深造。
这些學生的乐成并非偶然。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PP电子学院精准对接工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开放”与“实践”融入教育和创新的全历程,探索形成的“OPCE”教育理念育人成效不停显现。学校主持申报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學生创新能力培养的“OPCE”体系构建与实践》结果,获得2023年国家级教学结果奖二等奖。
“我们希望通过开放的创新实践培养學生的开放性创新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方案。”“OPCE”项目主持人、PP电子学院院长郑直体现。
得益于学校在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融通的“产学研教科创一体化”训练和培养,近5年来,PP电子学院學生在省级以上种种竞赛中获奖6183人次,其中国家级以上竞赛获奖1735人次。學生申报的“多组元贵金属合金纳米酶活性氧调控机制与生物检测应用”获批大學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加入的横向项目为黄河旋风、大宋官窑等地方企业新增销售额3.2亿元,加入完成的结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OPCE”項目结果經驗已在全國13個省市的21所高校推廣。
優勢特色學科專業助推學校內涵建設
凭据總量控制、動態調整、貼近産業、立足應用、集群發展的原則,許昌學院圍繞專業集群建設,優化調整專業結構,鍛強優勢專業,重塑傳統專業,加速“四新”專業建設,構建了對接區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專業體系。
依托鄭直、姚致清、黃繼紅等3名“中原學者”,學校打造质料與化工、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等應用型學科群;建設電力裝備與信息工程、新质料與能源、食品醫藥與康健、建築與人居環境等專業集群以及電力裝備智能制造、超硬质料、食品醫藥與康健等7所産業學院。建成17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教育部師範專業認證,5個學科獲批新一輪河南省重點學科。
課程是提升人才培養“含金量”的焦点要素。2023年4月,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宣布,許昌學院的“數字電子技術”“心理咨詢與治療”“衡宇建築學”“項目式寫作”等4門課程乐成入選,獲批數量在全省同類高校中排名前列。
以打造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一流“金課”爲著力點,許昌學院不斷完善“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一流課程建設體系。截至目前,學校已建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52門,校級一流本科課程75門,开端形成了一流課程引領、優質課程富足、課程類型豐富、信息技術賦能的課程建設和治理體系。學校不斷完善內部教學質量保障與評價機制,堅持監控與反饋並重、督導與改進並行,不斷強化質量信息分析與利用,爲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堅實保障。
以生为本全面服务學生生长成才
2023年8月1日,許昌學院河南省本科二批招生錄取事情圓滿結束。與上一年相比,最低錄取位次再次顯著提升,學校生源質量持續向好,體現了學校不斷增強的辦學實力。
作爲全省高校深化教育綜合革新試點單位、全省以質量爲導向的體制機制革新試點高校、“院辦校”革新試點高校,許昌學院圍繞把學校建設成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全省産業轉型升級的新型智庫、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高地的建設目標,在專業評價革新和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科研機制革新、人才引育機制革新等方面持續探索創新,辦學活力持續迸發。
目前,學校已建成包罗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在內的23個省級科研創新平台,先後派出7批次132名高層次人才到地方挂職,與黃河旋風等670家企業建设相助關系,完成科技结果轉化991項。
坚持人才培养中心职位,PP电子学院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育人机制革新。学校设立“學生中心”,深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优良学风建设工程、學生生长支持工程、和谐社区建设工程、学工服务保障工程等五大學生生长支撑工程,全方位服务學生成才。学校先后获评“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高校”“心理康健教育事情尺度化建设特色学校”“全省最受高中生喜爱的本科高校”“高质量就业最佳服务高校”。
“我們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緊緊圍繞地方産業發展和人才需求,持續加強內涵建設,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革新,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許昌學院黨委書記郭濤說。
新聞鏈接:https://dzb.henandaily.cn/html5/2024-06/25/content_14_1675867.htm?cu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