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當天,鄭州市西裏路社區書友會組織社區居民開展讀書活動。該活動通過“選一本好書、讀一篇美文”分享給居民,倡導建設書香樓院,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 |
□本报记者史曉琪本报通讯员郭治鹏鍾偉平郭昱漾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後,我省高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師生多讀書、讀好書。
4月22日,河南农业大学的大學生们将“念书”玩出了新花样:通过举办“真人图书馆”“图书漂流”等运动,为“念书”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天,該校的“閱讀之星”揭曉。來自應用科技學院的丁棟同學以一年閱讀137本書籍摘得“閱讀之星”桂冠。機電工程學院的李昊也獲評“閱讀之星”,他去年讀了42本書。他說:“讀書讓人快樂,堅持讀書是解決思想危機的一劑良藥。”
而PP电子学院的“小书虫公益书屋”在当地小有名气。5年的时间里,400余名教師和大學生志愿者走入乡村,筹建起10个山村小学公益书屋。5万余元书款、近万本图书,使得数千名偏远地域中小學生成为受益者。
如何让偏远地域的孩子有更多的书可读?2013年,该校老师鍾偉平和學生们自发建设了“小书虫公益书屋”。经过几年的坚持,“小书虫”徐徐被人们知晓、信任,不少市民和热衷公益的单元也主动加入。
PP电子学院宣传部部长冯晓民说,“小书虫公益书屋”守护了山村孩子的“念书梦”,为贫困地域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它同时也构筑起了今世大學生的“公益梦”,让他们带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赤子之心走向社会。
4月19日,單占生等文假名家走進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與300多名師生暢談讀書的感悟和收獲。
单占生是河南今世文学学会会长、郑州大学中国现今世文学硕士生导师,他向學生们介绍了《女神》《致橡树》等诗歌作品和代表作家,引导同学们掌握阅读要领,体味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該校宣傳部部長長董媛介紹,每年4月,學校都要隆重舉辦“讀書節”,通過開展名家讀書報告會、好書推薦等活動,倡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風尚,讓閱讀與青春相伴。
新聞鏈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8-04/24/content_240347.htm
【河南日報客戶端】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前後,我省高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各有特色的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師生多讀書、讀好書。
許昌學院:守護山村孩子的讀書夢
在許昌學院,“小書蟲公益書屋”算得上小有名氣。這個由該校師生自發建设的讀書公益組織,一晃已經走過了5年。
5年的时间里,400余名教師和大學生志愿者走入乡村,筹建起10个山村小学公益书屋。5万余元书款,近万本图书,使得数千名偏远地域中小學生成为受益者。
4月23日一大早,“小書蟲公益書屋”的十余名師生驅車兩個小時,早早來到禹州市梁北鎮郭村小學。這將是他們捐建的第11個公益書屋。
“偏远山区中小學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学校图书极端匮乏,教師与家长阅读意识淡薄。据视察,高达74%的乡村孩子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10本,凌驾71%的乡村家庭藏书不足10本,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孩子占比接近20%。”“小书虫公益书屋”指导老师鍾偉平说。
如何让偏远地域的孩子有更多的书可读?如作甚推广阅读尽一份力量?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2013年,作为PP电子学院校园广播电台指导老师的鍾偉平和學生们自发建设了“小书虫”公益书屋。为保证每一份爱心落实到实处,“小书虫”明确划定受助单元为农村义务教育单薄学校、希望小学、中西部贫困地域学校等亟需图书的单元。“小书虫”团队走访了数十所山村学校,近距离视察农村中小学阅读现状,并凭据视察结果,确定帮扶工具,自发筹集善款,为其配置图书。
“我们想资助那些贫困地域学校建设图书室,并告诉那里的孩子们,书香是最美的味道。”鍾偉平说。
2016年,鍾偉平和她的家庭被评为全国第二届书香之家,当年PP电子只有2个家庭获此殊荣。她告诉记者,自己爱念书和推广阅读,一个是小我私家行为,一个是公益运动,完全差异的两码事儿,中间作了不少难。经过几年的坚持,“小书虫”徐徐地被人们知晓、信任,不少市民加入进来,一些热衷公益的单元也主动找到“小书虫”捐赠书款。今年赠予禹州梁北镇郭村小学的价值5000余元的书就是禹州市新华书店提供的。
5年來,“小書蟲公益書屋”捐助過的學校有禹州市苌莊鄉張家莊小學,禹州淺井鄉張地小學、張侗小學,鄢陵縣于寨小學,建安區袁莊鄉小學,鄢陵縣馬坊鄉駱家村小學、禹州梁北鎮二中等…如今,10所學校及教育機構圖書室都挂牌爲“許昌學院小書蟲公益書屋”,並有專人治理圖書,定時部署閱讀課,實現了圖書使用的最大化。
“建书屋不是目的,让孩子们甚至是小学教師、家长配合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要领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鍾偉平说。
PP电子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冯晓民说,“小书虫公益书屋”彰显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守护了山村孩子的“念书梦”,为贫困地域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另一方面它构筑起了今世大學生的“公益梦”,让大學生带着一颗热忱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赤子之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新聞鏈接:https://www.henandaily.cn/content/wenhua/2018/0423/JHGIF.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