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是秋季學期開學第一天,與以往差异的是,校園靜谧,學生未歸,在疫情影響下學校施行“延期不停教、延期不停學”,“教”與“學”轉戰“雲端”。據統計,當天全校共有278名教師線上開課390門次,14891名學生“雲端”聽課。
多管齊下確保“雲”開講
疫情發生後,教務處提前謀劃,第一時間制訂了《許昌學院2021-2022學年秋季學期疫情防控學生延期返校教學事情實施方案》,科學分析學情和教情,有針對性地對理論課、實踐課、考務部署、畢業論文指導等日常教學事情進行全面部署,形成了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線上學習方案”,還專門組織了教學部署組、課程建設組、質量監控組和技術支持組4個專項組,更好更細做好服務保障。
为保证教师能够正常开展当地及异地同步、线上线下混淆式教学,教务处连续组织开展“疫情常态化下教学治理模式创新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和“应对疫情开展融合式教学研讨会”,在学校课程平台专门开设网络教學平台、学习通培训课程,确保一线教师全笼罩加入培训学习。同时,组织邀请平台技术工程师和校内经验富厚的教师组成技术团队,建设网络课堂交流群,为开班建课、直播授课等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教师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在线课程设计与运行能力。
居家上課確保“不掉線”
在教務處指導下,各二級學院及課程教學團隊精准施策,全面發力,多次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和線下會議,交流備課經驗,整合教學資源,搭建教學互動平台,確保線上線下教學同質等效。
電氣與機械工程學院第一時間召開線上教學會議,提前購置電腦、手機支架、書寫板、千兆路由器等多種設備,打造居家“講台”;提前摸底,精心挑選適合學生的直播平台並做美意外預案,確保直播“不掉線”。教育學院組織現代教育技術專業教師,整理編寫在線教學技術指南,爲全院教師解答疑惑。土木工程學院以系、教研室爲單位,開展線上教學經驗交流與研討,手把手指導新進教師,進一步提升線上教學質量。外國語學院以BOPPPS有效教學法爲主,多種教學要领有效組合使用,借助直播軟件和在線課程的投票、搶答、隨堂練習等功效,讓課堂活起來。
課程團隊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情況,開啓差异形式的線上“模式”。數理學院《數學分析》教學團隊從教學分析、教學資源、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反饋五個部门設計線上教學課程模式。都市與環境學院《土地資源調查》課程開課前3天進行先導課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線上學習。商學院《公司治理學》課程則接纳網上集中備課的方式完善課程視頻,以老帶新,促進老師對課程的理解和熟悉。

老師們利用多種平台進行線上教學
嚴把質量監控關。食品與藥學院建设由黨政領導、系主任、教學秘書和輔導員組成的在線教學檢查小組,對線上教學事情進行督導與檢查。信息工程學院(智能交通學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接纳“五位一體”的質量保障體系,根據准備階段系(教研室)自查、教學過程督導/導師(青年教師導師制)評價、同行互評、教師自評和學生評價,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行爲、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抗疫”熱詞爲思政課堂賦能
今夏的汛情疫情,讓河南人民經曆了“雙重考驗”“雙重洗禮”。線上開學第一天,教師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從這場大戰大考中挖掘育人元素,融入課堂教學。
在本學期第一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上,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徐冠軍從“抗疫精神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現實實踐”入手,爲學生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實踐性的科學主義,其中蘊含著勇于面對並改變困境的鬥爭精神,中國抗疫的邏輯所在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正是馬克思主義立場的生動體現。
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上,郝二旭老師通過對比解放前和當下兩個階段中國衛生防疫情況,讓學生充实認識到偉大抗疫精神不是憑空而來的,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艱苦拼搏譜寫出來的。
據了解,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教職工觀摩了河南省秋季開學思政第一課暨大中小學思政課集體備課活動,並開展全員學習大討論,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充實教學內容,深挖防汛救災和疫情防控中的思政元素,把災難危機化爲教育契機,引導青年學生堅定愛國之心、築牢信仰之基。

同學們進行線上學習
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各專業課教師結合學科特點,援引鮮活案例,引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和理性認同。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課程新增“戰疫熱詞進課堂”專題英語講座,普及疫情相關醫學知識及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學生將共抗疫情、愛國力行轉化爲學習動力。化工與质料學院組織“雲”端宣講團,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開學第一課系列宣講。醫學院將動人的醫療人員抗疫故事“搬”進課堂,引導學生深切體會用專業精神踐行“醫者仁心、治病救人”的職責與使命。
課前“支招兒”確保“學得好”
不少老師線上支招分享攻略,幫助學生规则態度、學好網課。
文史與傳媒學院《中國現代文學思潮》課程翟創全,制作微視頻“導學”,風趣诙谐講清“學什麽”“怎麽學”。教育學院《教育專業發展與職業道德》課程主講教師張笑濤告訴同學們,學習要有儀式感,切莫在臥室、客廳等舒適區“躺平”。外國語學院教師魏春燕給學生支招兒“課前預習、課中筆記、課後總結”三部曲,幫助學生消除英語學習焦慮。

老師們開展線上教學
第一次在大學上網課的教育學院2020級學生徐鑫卓說:“老師的教學風格很诙谐,網絡課程學習氛圍也比想象中好。”
都市與環境學院2019級地理科學專業學生王瑞華說:“這次學習通、微信課堂等平台都有優化,各人對軟件的使用也比以往熟練许多。”
文史與傳媒學院2020級學生程錦体现,剛聽到老師的聲音那一刻感覺像是回到了許院的教室,同學們都在很認真地聽講,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期待開學的日子早日到來!
(參與采寫:大學生記者團郭博良、王佳碩、劉童舒、王奕文、陶奕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