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我校首屆機器人大賽決賽在工程技術中心一樓順利舉行,共有40余支隊伍、180多名學生攜其精心准備的機器人參加了此次比賽。副院長黃怡俐出席決賽開幕式,學生事情處、科技處、校團委等單位負責人及參賽師生配合參加開幕式並觀看了比賽。開幕式由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殷志鋒主持。
黃怡俐副院長在開幕式上致辭。她說,機器人技術是智能社會創新發展的風向標,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家信息化與自動化基礎研究的普及水平,它既是“科教興國”戰略方針的具體體現和創新舉措,也是大學生充实表現科技思想和行動的舞台,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團隊能力、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科學思維、科學創意、科學智慧的活動載體。
開幕式上,我校與某公司聯合開發的NAO機器人進行了《中國太極》、《童年霹雳》舞蹈演出。
比賽共分五個組進行,分別爲迷宮機器人,舞蹈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循迹機器人,看法機器人。一個個走迷宮機器人可以不通過人的控制就走出複雜的迷宮,舞蹈機器人伴著動感的音樂,演繹出獨特優雅的舞姿。工業機器人分爲手動操作和自動運行,要求選手有極大的耐心和現場編寫法式的能力。循迹機器人组此外选手们自制的小车各显神通,许多在结构上有许多创新。用于服務家庭、軍事與科技等各行各業豐富多彩的看法機器人更是引人入勝,參賽作品有3D打印的實體,有手繪的作品,還有軟件設計的模型。
一個個精巧的機器人,一次次顛覆常規思維的設計,現場參賽的機器人帶給觀衆和評委老師的不僅僅是精彩的演出,還有對設計者創新能力的贊歎。五大賽項集科技性、知識性、觀賞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充实展示出參賽隊員的法式編寫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路徑規劃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
本屆大賽由我校教務處、團委、學生處、科技處聯合主辦,工程技術中心和未來工程師協會承辦。大賽以“立足培養,重在參與,鼓勵探索,追求卓越”爲指導思想,旨在培養大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激發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和潛能。(圖片由未來工程師協會、校媒學生記者提供)

圖爲開幕式現場

圖爲舞蹈機器人比賽現場

图为循迹機器人角逐现场


圖爲頒獎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