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學校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的開局之年。在開啓“十三五”的關鍵節點,學校轉型發展進入“攻堅期”,深化轉型、攻堅提升的任務越來越重,爲正視當前面臨的問題、困難和挑戰,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加速學院和學校的轉型發展,進一步明晰發展思路,學校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在學校官網、《許昌學院報》、官微等開辟《“十三五”規劃院長談》專欄,特別邀請二級學院院長立足本院實際,圍繞專業學科建設、教育教學革新、産學研相助、創新教學要领及評價機制、應用型人才培養等問題發表真知灼見,特別是加速轉型,內涵提升、創新引領、特色發展等方面的新思路、新理念等。
本專欄分四個專題依次刊出。今天推出第一期。
一個焦点,四個驅動
——電氣(機電)工程學院十三五事情思路淺談
電氣(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張元敏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转型生长要害期,也是电气(机电)工程学院革新创新、谋划生长的要害期。我院的事情重点可以总结为一個焦点,四個驅動。一个焦点,即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为焦点。四个驱动,即教学以教学革新为驱动;科研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验室建设以培养工程技术能力为驱动;学生事情以科技竞赛为驱动。四个驱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落脚点即是人才培养这个焦点。
教學革新驅動著力解決人才培養模式革新、課堂教學形式革新、考核方式革新、教研活動開展等具體問題。我們將接纳“倒推式”要领,研制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因課制宜”,給予課程教學更多的柔性;革新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加強教研活動,通過開展翻轉課堂、慕課等形式提高教學能力;啓動“雙師雙能”驅動機制,切實提升師資水平。
科技創新驅動方面,一是加大發明專利申報,提高發明專利的授權率;二是加強和企業的溝通,幫助企業進行知識産權保護,提高專利轉讓率:三是加強校地相助,承擔橫向課題,配合研發産品。
實驗室建設方面,新建實驗室突出工程型、工業級;接纳“就地建廠”模式,引進企業生産線、企業工程師,提供學生直接上生産線鍛煉的機會;加強實驗室資源整合,實現電力工程、電子與電氣、先進裝備制造技術、大學物理、科技創新等五個實驗教學中心的統籌治理,資源優化,開放與共享。
在學生事情方面,加強學生的工程素養和工程意識培養,以科技制作、科技競賽、科技發明爲紐帶,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加速转型生长 不停提高应用能力
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院長吳國玺

十三五期间我院将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革新,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具体地说,就是坚持三个“三位一体”建好教材、课程、课堂;围绕人才培养积极构建“四育人体系”;围绕教学抓实五个教学的要害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答疑、考试);围绕教学基础设施增强六方面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將積極推進“211”工程建設(即兩個中心、一個重點實驗室、一個研究院)。兩個中心是指教學示範中心和協同創新中心;一個重點實驗室是指建設“資源開發與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一個研究院是指建設“許昌學院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緊緊圍繞鄢陵花卉産業和無人機新興産業,積極發展風景園林、城鄉規劃、測繪工程、GIS專業。系統整合校內外資源,重點發展風景園林學科、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實現專業、學科建設與區域行業産業的對接,滿足學校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對口連接。在專業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評估與辦學規範上深入研究,不斷提高應用能力。
圍繞“內涵發展”這條主線,狠抓“教學和科研質量”兩個重點,處理好“規模拓展與內涵建設、鞏固结果與深化革新、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三對關系,不斷實施“名師品牌、務實創新、跨越發展、開放相助”四大戰略,力爭把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建設成爲全省同類一流、國內知名的應用型本科學院!
三导向 六方面 计划“十三五”
法政学院院长 崔秀花

法政學院十三五期間將堅持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突出發展創新理念,增強危機意思和機遇意識,著力破解制約學院發展的瓶頸問題;強化服務社會,實現錯位發展和特色發展。
第一,建設一支高層次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老、中、青相結合;激勵與制約相結合。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鼓勵在職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激勵青年教師成爲雙師型教師。第二,實現專業學科建設新突破。在校級重點學科(法學)通過學校驗收的基礎上,建设河南省重點學科。建设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學科點。再建一個校級重點學科(行政治理)。各專業凝練科研偏向,形成焦点科研團隊,使專業學科建設在省內同類院校中有亮點。第三,實現教學事情的新提升。力爭專業課程建設上一個新台階,主要是精品資源共享課、慕課、翻轉課建設。把實踐教學貫徹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第四,人才培養越发切合社會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堅持以事情爲要求目標,以能力培養爲主線,以學科知識爲基礎,以素質教育爲取向,緊緊結合專業的特色,加強學風建設、專業建設、素質建設、能力建設。做實學業規劃,切實加強創業指導。第五,加速實驗室建設,更好地銜接校內外實踐教學。第六,加鼎力大举度做好服務社會事情。充实發揮执法援助中心、訴調對接事情站、人事考試測評實驗室、知識産權服務中心、公共治理量化分析室等實驗室實效事情。
産教融合工学交替 以創新推動轉型發展“新常態”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事情) 杜根远

産教融合,与市场联姻,专业对接行业生长需求。坚持围绕行业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停强化专业建设与地方工业、行业生长的契合度和依存度。信息工程学院将本着高水平、国际化的思路,与海内外龙头企业共建“産教融合创新基地”,校企共订培养方案、共享设备资源、共管教学历程、共控教学质量,抓住教育部-中兴通讯ICT産教融合创新基地落户我校的契机,进一步实现专业建设与工业的紧密对接,积极促进阿里就大数据偏向的专业共建落地。
科技創新,與地方聯姻,结果助推地方産業發展。瞄准區域信息技術産業發展和企業的實際需求,不斷強化應用型科研,建設科技創新平台,引培結合,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強化科研结果應用,爲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工學交替,與企業聯姻,學生契合就業崗位要求。學院根據IT企業對崗位的知識、技术和素質要求,會同企業技術專家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配合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逐步構建了以“教學相助、治理參與、文化融入、就業訂單”爲主要內容的“融入式”校企相助育人平台。
轉型發展正當其時,信息工程學院將緊緊抓住學校轉型發展的良好機遇,進一步推進院企相助,不斷深化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革新,提升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走在學校轉型發展的前列!
以高素質音樂舞蹈人才培養爲焦点,打造藝術教育的新高地
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主持事情) 杨天宏

十三五期間,我們的目標是以高素質音樂舞蹈人才培養爲焦点,以文化服務引領能力建設爲抓手,進一步鞏固舞蹈專業優勢,提升音樂專業競爭力,打造中原民間舞蹈研究品牌,爭取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
爲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將立足“兩個服務”、突出七個重點。兩個服務是指服務地方文化建設、服務校園文化建設。七個重點:一是以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爲重點,鼎力大举引進和培養學科帶頭人,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努力建設職稱、學曆、年齡梯次配置合理、素質精良的高素質師資隊伍;二是鞏固提升舞蹈專業優勢,加強音樂專業建設,促進音樂舞蹈專業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結合地方文化藝術市場的人才需求,促進學科專業交织融合;三是整合校內外資源,建设中原民間舞蹈研究中心,加強中原民間舞蹈文化研究,凸顯中原民間舞蹈研究特色,打造學科品牌,提升學術影響力;四是加強對地方民間音樂舞蹈的挖掘整理,把地方民間音樂舞蹈融入課程體系和課堂教學,建成一批特色課程,促進地方優秀文化傳承創新;五是以優秀作品創作和排演爲抓手,推進教育教學革新和人才培養模式革新,提高音樂舞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六是積極對接文化市場,嘗試建设對接地方文化建設的專門機構,積極探索文化服務社會的新模式和新機制,向市場出一批精品音樂舞蹈作品;七是加強對外學術交流力度,舉辦“大師講堂”,邀請國內外有學術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來校長期講學,積極承辦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省級以上學術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