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許昌學院“創新設計與實踐”課程:AI時代工科教育的突圍之路

    作者:殷志锋 晁艳普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編輯:孫旭濤 浏覽量: 日期:2025-08-05

    当人工智能重构知识获取方式,传统工科教育该如何突围?PP电子学院针对机械、电气、电子专业,开设了“创新设计与实践”课程,以“专创融合” 为路径,用 “研究性教学” 重塑能力培养模式,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革新的标杆。

    在AI工具攻击下,传统工科课堂面临挑战。2020年起,该校以教育部“推动研究性教学” 要求为指引,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卖力人体现,研究性教学呼应了AI时代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需求。课程以“产出导向”构建“三维革新框架”,目标重构纳入创新思维等焦点目标;内容革新开发跨学科项目模块;评价迭代接纳多元体系。

    面对AI工具攻击,课程接纳“三阶能力进阶”模式:大一“兴趣启蒙”,分析当地制造业痛点;大二“项目筑基”,拆解科研项目用专业软件完成设计;大三“实战演练”,以赛事和企业课题为平台。“四维一体” 架构贯串全程,形成教学、竞赛、创业、社团的闭环。

    课程强调“真实场景驱动,结果反哺课堂” 。考核方式颠覆:以专利申报书替代试卷,省级竞赛获奖可抵扣学分。资源整合方面,超星学习通提供200余个项目案例视频,许继团体等企业工程师入校授课。跨学科协作成常态,多专业联动完成实践,学生加入教师横向课题人数增长240%,学科竞赛体现亮眼。

    思政融合上,通過將“大國工匠”高鳳林與學生结果並列,彰顯“傳承極致,逾越精度”。課程結合制造業“卡脖子”技術突圍案例等,讓學生在畢業設計實踐中內化堅守與擔當。

    三年来,课程实践成效显著:机械人大赛参赛规模翻番,2024年获奖率 60%;学生申报专利年均增45%,2024年获发现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2024年加入革新的结业生就业率横跨未加入者12%,85% 入职企业认可其能力。革新经验入选省级示范项目,为同类院校提供范本。

    未來,課程將融入AI工具開發虛擬實驗室,與当地10家企業共建課題庫,讓學生在解決産業問題中成長,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深層變革。

    新聞鏈接: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47399783728205004854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