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好!家屬區西門口黨員先鋒崗需要同志們繼續值守,下面是值班表,請查收!”
“這次咋沒有部署我?”
“我報名了呀,值班表裏咋沒我?”
8月13日中午,許昌學院疫情防控志願者群裏炸開了鍋。黨委組織部事情人員趙紅玲忙給各人解釋:這次沒部署上的老師後續有事情了再部署上,請各人諒解!
“志願服務也需要‘競爭’上崗,好事哩!”老師們在群裏紛紛說。
啥是先鋒?
——越是急、難、危、困,越要上前去!
8月5日,学校接到市里通知,对眷属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连夜估算,眷属区常住人口少说也有3000人 。“这么大的体量,光靠物业公司恐怕不行”,院长办公室主任张鹏辉回忆其时专班研判的情景。而据物业公司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不少事情人员被封在了自己居住的小区,进不来,人力越发不足。
这种情况下,校党委第一时间招呼教師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入志愿服务,全力以赴协助完成核酸检测事情。党委组织部通过网络发出党员先锋岗招募志愿者的通知,仅仅三个小时,来自各下层党委、直属党支部的50名党员教師的报名表就齐刷刷地收齐了。“各人的踊跃水平让人感动令人振奋,凸显了‘先锋’二字的寄义”,党委组织部部长冯晓民说。



簡短的培訓及任務分工會議後,各人投入緊張的事情
“16號樓采樣結束,請15號樓志願者引導住戶下樓,13、14號樓做准備。”群裏實時播報事情進展,總體調度;
黨員志願者包幹到樓,逐樓逐戶核對人數,引導各人分時段分樓棟下樓檢測……
八個小時,3164人采樣圓滿結束。
“从下楼到采样完成,十分钟不到就完成了!”一位教師眷属说。而这十分钟的背后,是党员志愿者楼下期待、楼层穿梭、不停疏解各人焦虑情绪的时间总和。
我也要報名!
——只要各人需要,啥活兒都中!
8月8日,第二批48名黨員加入了黨員先鋒崗的隊伍。
而第一批50人沒有一個人選擇退出。組織部在群裏征求各人意見,清一色的“繼續爲各人服務!”刷了屏。
目前,西門是家屬院的唯一收支口,“把好”進口出口,是小區實現嚴格管控的關鍵。完成核酸檢測任務後,黨員先鋒崗“轉戰”到了這裏。
從早八點到晚八點,每兩小時一班,各人佩戴“黨員先鋒崗”紅袖箍,認真協助社區、物業人員核驗行程碼、測量體溫、對車輛行人進行消毒等等。
報名黨員多,人員排得開,崗位相對就少了,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化工与质料学院党委书记许志红、图书馆刘志刚、实验室与设备治理中心秦元等老师还加入了PP电子市组建的志愿者团队,也成为小区门岗管控事情的一员。刘志刚自发组建了一个由144名大學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群,截止8月12日,服务时长累计凌驾1000小时。服务队听从市文明办统一调治,凭据就近就便原则协助各小门禁卡点值班。
志願者“管”多寬?
值崗、維持秩序、生活幫扶……樣樣行
8月12日,眷属院16号楼3单元泛起了一个紧急情况:该单元一名教師眷属7月中旬曾到郑州六院注射疫苗,PP电子市管控升级,将该单元封控治理。
该单元现有51家住户123人,生活物资如何维系? 考虑到这些细节问题,志愿者每两人卖力四个楼层的住户,单独建群,垂直对接。

“在這段時間,我和劉鐳老師將竭力爲各人服好務,蔬菜及生活物品每天上午10點、下午4點配送,如有快遞請報單號,我們幫助領取。”孫旭濤和劉鐳被部署負責13至17層,他們編輯了一條長微信,第一時間發在群裏。
“有個順豐快遞被放在2號樓,中午之前能不能幫取一下?有點急……”“很快,群裏就有老師求助。
有了各人的暖心幫助,被封控單元的住戶們慢慢消除了焦慮情緒,由一開始的驚慌變得放心。

“志願者老師們,近日發現部门住戶下樓不佩戴口罩,還有紮堆聊天等現象,請各人注意提醒!”
“收到!16號樓2單元微信群裏提醒到位!”
“收到!12號樓3個單元均已通知!”
……
各人各有“妙招兒”,除微信群裏再三提醒,有的樓宇門口貼出了“溫馨提示”,各人還時不時地在院裏“轉悠”,看到問題就主動走上前去勸導。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日子里,党员志愿者们争先恐后、接力奋斗、通报温暖,到一线,到群众需要的地方,让行动成为最有力的发动。你们的模样真的很美,很“先锋”!(摄影:鍾偉平、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