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我校筑牢教学中心职位,聚焦内涵,深化革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峥嵘初显。学校相继启动了“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革新计划”等,立项建设了一批应用型课程,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在教学中得以推广,探究式、讨论式、加入式等新的教学方式获得普遍认同。不少教師已经投身到教学革新的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为此,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特开设《許院聽課錄》专题,通过深入走访深受學生喜爱、充满创新力的课堂,从微观层面挖掘课堂教学革新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以供借鉴。
——數字新時代,看“後浪”如何插上鲲鵬的翅膀
我校鲲鵬産業學院首屆鲲鵬班開課
2020年6月,鲲鹏工业学院落户我校。该学院将如何增强产教融合,使培养目标、专业要求、课程体系一一对应,并兼容學生个性化生长?带着这样的问题,校媒记者走进刚刚开班的首届鲲鹏班进行采访。
校企聯手致力鲲鵬專業人才培養
當前,以鲲鵬和昇騰處理器爲焦点、貫穿整個IT基礎設施及行業應用,包罗PC、服務器、存儲、操作系統、中間件、虛擬化、數據庫、雲服務及行業應用等在內的“鲲鵬生態”已呈現蓬勃的生命力。爲此,河南省建设了高等學校鲲鵬軟件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科學謀劃推動産教融合、校企相助,提高高校鲲鵬軟件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爲計算産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鲲鹏班是我校、黄河科技团体创新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手推进鲲鹏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模式将鲲鹏课程引入大学课堂,让學生在系统学习和深度实践中了解鲲鹏生态,学习鲲鹏生态的技术体系,提升软件开发、解决方案孵化等应用能力。

“一方面,让學生深入了解华为鲲鹏生态,学习、研究并掌握鲲鹏生态技术,另一方面校企双方形成产学研协力,配合深挖鲲鹏优势,携手探索鲲鹏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尺度,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应用的高水平人才,可以说,鲲鹏班是高校主动对接社会生长和企业人才需求的一次实验。”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志立说。
中原鲲鵬生態創新中心負責人認爲:“産教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是産業界與教育界的配合心願,産教攜手奮進正當其時。鲲鵬産業學院的建设,將爲河南鲲鵬計算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信息産業戰略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供應。”
“鲲鵬生態”是課程的焦点內容
首届鲲鹏班的86名学员全部来自信息工程学院2018级盘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择大三學生进班,是因为他们经过了两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知识与Java法式开发能力”,鲲鹏班班主任王姗姗说。
瞄准技术前沿,鲲鹏班从理论和实训两个方面为學生“量身定制”了学习内容。据了解,本次开设的课程有《鲲鹏云服务技术与应用》《鲲鹏云大数据服务与基础应用》《鲲鹏云服务技术与应用实训》和《鲲鹏云大数据服务与基础应用实训》等,依托集学习、实验、实训为一体的华为云平台开展教学、学习运动,周期为45天。
以鲲鵬雲爲焦点構建大數據課程體系是鲲鵬班課程部署的焦点特色。底層依賴華爲提供的鲲鵬雲資源,以理論普及爲主,實踐爲輔,接纳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和協作探究式進行教學。
“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但鲲鵬班的相關課程更像是它的‘升級版’”,信息工程學院的副院長平源介紹,“它主要面向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注重鲲鵬雲架構上的雲服務、雲應用、遷移與容災和大數據系統部署及應用等實戰能力培養,能更好地對接國産信息産業對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授課講師來自行業一線
鲲鵬班的師資全部是通過華爲首批鲲鵬講師認證,且擁有多年的大型項目經驗的資深講師。
《鲲鵬雲服務技術與應用》主講老師劉銀海,具有HCIE-CLOUD華爲技術ICT專家證書,屬于雲計算與雲服務雙偏向講師,曾參與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共建課程,負責定制專業課程內容與大綱,負責日常的教學指導事情。《鲲鵬雲大數據服務與基礎應用》主講老師宋華偉,善于理論結合實踐,擁有多年Java開發事情經驗,曾參與公司ERP、CRM、OA等各種企業辦公軟件設計和相關模塊代碼的實現事情。
授课教師注重实验操作以及上课历程中重难点的掌握,课堂上勉励小组协作和讨论,在原有编程基础上,越发注重大数据能力的提升;注重培养學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勉励學生将传统的盘算机思维提升到大数据领域思维;培养學生主动学习、积极加入和动手实践能力。这样的授课模式获得了學生的认可。“我们提前接触行业领先技术和学术前沿,在实战中软件应用能力和开发意识都有所提升。”盘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级學生史通豪说。
據了解,下一步信息工程學院將基于現有專業培養方案和本輪鲲鵬班授課效果評價,與黃河科技集團創新有限公司、華爲技術有限公司配合探討鲲鵬生態技術的課程體系調整、優化及融入事宜,並聯合推進師資隊伍、實驗條件、課程建設等方面事情,爲高質量的鲲鵬生態技術人才培養提供保障。(本文系許昌學院通識課《項目式寫作》结果,文/鍾偉平、王洋、张怡曼、蓝丹彤、冯小欢;圖片由信息工程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