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原来是学校正式开学的日子,但疫情当前,师生无法返校给本学期的教学事情提出了最大的挑战。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凭据教育部、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与要求,我校迅速制定方案,提前近一个月着手线上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的准备与遴选事情,探索实施线上慕课资源+直播混淆式教学新模式,确保“延期开学、如期开课”。今天是线上开课的第一天,据统计,当天全校共有501名教師开课381门,共计896课次。
做足准備:實施多元化線上教學
“说实话,感受有点紧张,幸亏同学们很配合,下面会在互动性上再增强!”开课第一天一位教師坦言。这次突然降临的“倒逼”式教学调整,给各人带来挑战与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正视“云端”的实验与勇气。
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严峻的形势,教育部、省教育厅相继发文,要求“推迟开学不停学”,我校第一时间制定方案,并开始着手遴选、准备线上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引导教師熟悉软件,了解线上教学流程。
学校勉励教師凭据实际情况,以學生为中心,凭据课程需要接纳直播教学、慕课学习、阅读文献、线上讨论答疑等差异形式的教学运动,做到灵活性、多元化、人本化,线上平台可自主选择接纳超星泛雅、钉钉、qq群等,不拘泥于形式,不搞“一刀切”,但教学内容绝不允许“缩水”。


老師們利用多種平台進行網上教學
为了让老师全面了解在线教学,学校教务部门举行了两轮专题培训。为了解除老师的“后顾之忧”,学校还组织平台技术工程师和校内经验富厚的教師组成技术团队,全天候为老师解疑答惑,提供技术支持。
从“熟悉”的线下转为有“陌生”的线上,这对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挑战,老师们需要投入比平时更多的精力全力备“战”。笔者专门采访了思政课、大学英语等通识必修课的开课准备情况。这类课程有着“學生多、班级多、课时多”的相同特点,就《大学英语》来说,本学期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共有10000余名學生上课,平均每次上课人数大于80人,凌驾30名教師肩负教学任务。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佩聪介绍,为了确保顺利开课,老师们提前梳理了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外研社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外教社大学英语We Learn平台等相关网上资源,早早就把相关资源分享上传到教学平台,设置好章节,做足了开课准备。
各学院还提前做了深入细致的学情调研。如土木工程学院给學生发送了《學生疫情期间网上学习建议》,对學生进行学习要领指导。医学院对网络学习有困难的學生进行了摸底,要求教師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指导等。
聚焦疫情:特殊時期的“思政課堂”和“課程思政”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门课程,面向全校學生,开展网上资源+直播的混淆式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寇鸿顺介绍,除了通例课程,该院把全国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疫情阻击战的鲜活素材和感人故事转化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全校學生,精心谋划“思政第一课”,打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央应对疫情决策部署》和《从突发事件应急治理的“中国速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两个专题,全力上好“特殊时期”思政课,资助同学们理清本次疫情的基本概况以及党和国家接纳的应对措施,引导各人树立爱国、科学、法治的思维和精神。

音乐舞蹈学院李瑞娇老师线上教學生如何指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不少专业课程也将全国上下共克时艰、全力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和无数“逆行者”的感人故事搬进课堂,使知识教授与价值引领到达“同声共振”。音乐舞蹈学院的李瑞娇老师本学期开设了《合唱排练》《合唱指挥》两门课程。《合唱排练》课上,李老师特意调整了学习曲目,选取抗疫公益歌曲如《让世界充满爱》《有爱肯定赢》等作为排练曲目,《合唱指挥》第一次课则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合唱指挥法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她说,“在这个特殊时刻,国歌神圣且强大的旋律会让學生深刻体会到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作为年轻一代,有情怀,更要有继续!”
現有資源:爲線上教學提供便利條件
在線教學拓展了傳統教室的時空限制,具有巨大的活力與潛力。之前,我校部门老師已經在慕課及線上教學方面做出了積極嘗試,較爲成熟的共享課程資源爲本學期線上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去年底,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畢翼飛團隊的《庭院設計》、外國語學院謝靜團隊的《英語公共演講》、商學院李娜團隊的《經濟法概論》、設計藝術學院盧青團隊的《包裝設計》等課程作爲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中國大學慕課”平台上線,這些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在本學期的教學中得以有效利用。
谢静老师介绍,本学期學生将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和“超星学习通”两个线上教学平台展开学习。她为學生体例了《英语公共演讲》学习指南,提前發布“教學微視頻”“單元測驗”和“課程討論”,指导學生了解学习要领,掌握学习流程。學生通过寓目教学视频、完成单元考试,获得此平台的学习结果。“超星学习通”平台主要用于纪录和检测學生“线下”学习情况,包罗课堂签到、宣布和批阅演讲实训作业、纪录學生课堂加入度与综合体现。

同學們進行線上學習
居家授課:克服諸多難題
由于各高校多門課程同時上線開課,各平台壓力很大,17日一開課學習通就出現了卡頓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教務部門建議老師們提前上傳教學資料、錯開直播岑岭,做好備用教學方案,配合克服當前的難題。教育科學學院就提前制定了利用釘釘等其他平台開展教學的備用方案,還有不少老師果斷“換台”,接纳qq直播、微助手等平台順利開課。
老師們除了要克服軟件使用不熟悉、硬件條件不足、網絡平台擁堵等困難外,還要克服疫情帶來的封城、交通等諸多未便,有不少老師假期回家探親,現在無法返校,開課的困難更大。
法政學院的楊中領老師,年前赴加拿大探親,原訂2月11日的回國機票,後因加拿大航空公司推遲通航國內航班到3月底,現在無法返回國內。擺在他面前的有三大困難:網絡平台操作不熟練、重新備課、時差問題。加拿大與國內有13個小時的時差,國內晚上的課,他需要早上5點起來准備上課。但他說,不希望停課,會盡最大可能做好准備,確保順利開課。
疫情期间,学校还专门建设在线教学治理监控事情小组,主要卖力在线教学技术服务、调停课、实时监控、课时认定、质量评价等,增强历程监控,保证教学质量。各学院建设了任课教師、教学信息员与领导员联动事情机制,全力以赴,做好网络教学期间的事情。 (文/鍾偉平;素材整理/赵闪闪;图片/相关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