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院聽課錄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專題新聞

【許院聽課錄】之九:叫醒學生对读写的喜爱

作者:鍾偉平、呂小梅、張向波來源: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編輯:鍾偉平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9-02-25

【编者按】近年来,我校筑牢教学中心职位,聚焦内涵,深化革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峥嵘初显。学校相继启动了“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革新计划”等,立项建设了一批应用型课程,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在教学中得以推广,探究式、讨论式、加入式等新的教学方式获得普遍认同。不少教師已经投身到教学革新的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为此,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特开设《許院聽課錄》专题,通过深入走访深受學生喜爱、充满创新力的课堂,从微观层面挖掘课堂教学革新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以供借鉴。《許院聽課錄》也是本学期学校通识类写作课《校园题材新闻写作》的“实题”项目,所有篇目由教師指导、學生独立采写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教学结果的一种展示。


叫醒學生对读写的喜爱

——《經典閱讀與原創寫作》課的“魔力”


“在古都許昌這個春景明媚的人間四月天,我的書桌上雖沒有‘一樽酒’,可也想‘細論’下心中最喜歡的李白……”這段文字出自我校商學院2017級張琳燕同學在《許昌學院報》上發表的散文《春憶李白》。談及這篇文章時,張琳燕說:“不止我自己,還有许多同學從李老師的選修課中重拾了對閱讀和寫作的喜愛。”

张琳燕所说的选修课是李自豪老师的《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该课程接纳主题式教学的要领,打造“融入式课堂”T媚课课确定一个讲析主题,如才女林徽因、学者朱自清、作家路遥、三境界与三层楼、酒仙李白、伟人毛泽东等;课堂上學生分组讨论自选名著,教師进行深度解读讲析,學生课下按主题写作,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发现优秀作品,再推荐到媒体发表。目前已有多篇學生的原创作品在《PP电子日报》《PP电子晨报》》《PP电子学院报》等媒体上发表。

           

如今获得了同学们“青睐”的《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也曾历经“妨害”。2013年春节刚过,李自豪老师受邀为我校教育科学学院的學生上《阅读与写作》课。“其时我也有些犹豫,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这类课欠好上,多数學生也兴趣不大。但是又转念一想,要领恰当了也不是不行”,李老师说。2013年3月初,带着责任感但也有一丝记挂的李自豪走进了A2-302教室,为2011級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學生上这门课。

可只有自信心和责任感还不够,學生们普遍不愿意读、更讨厌写、作业抄袭等消极现象也曾让李老师颇感“头疼”。

2013年秋,李自豪以公选课《唐诗经典与现代人生》主讲教師的身份加入我校教師教学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在准备角逐的历程中,他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要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在思考历程中似乎突然买通了‘任督二脉’,发现自己以前的教学有种种不足,从思想上认识到我需要提高教学技巧。”李自豪开始探索课堂革新,融入以提升學生“获得感”为主的理念,以前那种“头疼”现象才得以明显好转。

课堂上,李老师很注意培养學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每周都组织一组學生开展经典作品推荐运动,小组成员团体研讨、制作PPT,在上课之初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宣讲推荐,教師在此基础上作阅读和鉴赏指导。

10月29日,秋色斓斑,晚上七点,E楼102教室。一组同学正在用PPT向各人推荐《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其他小组讨论互评后,为了让學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李老师特意请来了“外援”——他正在执教的小学教育专业2016级的一组學生,精彩推荐了名著《白鹿原》。“外援”组长夏莉同学说:“我们很喜欢李老师这种师生互动授课模式,经过频频认真准备和上台演示后,我们不再紧张了,敢于在各人面前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也觉得生长了许多几何。”

《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也让學生们“爱恨交织”。“恨”的是李老师的课堂要求严格,课前必须关闭、交脱手机,课后必留作业,还要求必须原创;在教師批改后,下一次课上还会对上一次的作业开展互评交流;课堂上,李老师精心制作的PPT、与主题相关的视频轮番“来袭”;提问讨论等互动频繁,险些所有學生都要“融入”到课堂之中。想在选修课上“混学分”的學生面对语言诙谐、态度严谨的李老师也只能“认栽”,用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来打酱油的最终酿成了酿造酱油的了”。

可更多的同学对李老师这种教学态度、教学模式是由衷喜爱的。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廖翠婷同学说:“李老师对學生认真卖力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的学习和生活。我想把李老师对课堂的热情通报下去,未来让我的學生也能享受课堂的乐趣。李老师在写作上对我的肯定,特别是我的《南京!南京!》影戏观后感的发表,让我信心大增,我会一直把这份写作的热情保持下去。”

李自豪老师说:“在完成教学纲要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的课堂更多的是一种对學生的激励、叫醒和适当“增负”。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叫醒另一个灵魂’,课堂上教師的教育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叫醒同学们心中的小宇宙,让他们不停地进行自我教育和革新,把自己的内动力引发出来,努力去自主学习,这才是大学课堂应有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本文系許昌學院通識類寫作課《校園題材新聞寫作》结果。采寫/呂小梅、張向波、蔡棟、闫有朋、徐鑫婷、胡佳慧;圖片/張向波)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