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綜合新聞

我校鄭直、何偉偉教授入選2019年度“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作者:张志立 鍾偉平來源:科技處 編輯:鍾偉平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20-01-03

日前,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和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發文(豫組通[2019]45號),宣布了2019年度河南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人員名單。我校副院長鄭直教授入選“中原學者”,新质料與能源學院何偉偉教授入選“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學校高層次人才建設獲曆史性突破。

自2007年我省設立“中原學者”稱號以來,經過13批遴選,目前共有63位高層次科技人才入選,其中,7名“中原學者”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原學者”機制被譽爲我省培養兩院院士的“搖籃”。  

本次入选“中原学者”的郑直教授,是PP电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微纳米能量储存与转换质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河南省优秀教師、学术技术带头人、质料学重点学科及微纳米结构与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他致力于纳米结构质料设计与应用研究,在纳米光电能源质料、纳米超薄交联质料和纳米钧釉质料等三个方面科研结果丰硕,富厚和生长了纳米化学交织新学科。在纳米光电能源质料方面,郑直教授团队生长了系列新型光电能源质料,开发低温掺杂及界面修饰绿色化学技术,解决了纳米结构精准调控的难题,揭示了载流子高效疏散与传输的规律,開創了低成本原位構築雜化太陽能電池器件新領域;在納米超薄交聯质料方面,開創了外貌化學反應新技術,國際上首次提出“輕敲化學(Chemistry with a tiny and light hammer)”新机制,解决了有机分子交联后不易成膜及官能团掩护的难题,为研制高性能生物与医用超薄膜提供了新途径;在纳米钧釉质料研究方面,推动了河南特色钧瓷工业的升级生长,率先将纳米质料引入传统釉料,实现了钧瓷烧制的技术突破,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出了突出孝敬,转让专利使企业取得超亿元产值,产物成为博鳌论坛“国家名片”。近年来,郑直教授共发表 SCI 收录论文197篇,包罗J. Am. Chem. Soc.等国际顶尖杂志,多篇次被Chem. Rev.(IF:54.3)杂志引用,总他引4200次,H-index 36;完成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子课题,主持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一发现人获得授权发现专利22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8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础研究)。

入选“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何伟伟教教授,是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重点学科(质料学)偏向带头人。他专注科学研究,生长了以金纳米颗粒为模板的种子调制外延生长要领,制备系列多组分杂化贵金属纳米结构;发现了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类酶催化活性并建设基于纳米颗粒的多种生物检测要领;实验论证了“纳米结构催化活性的组分调控”看法;开拓了低温表界面调控增强光催化活性新途径,构筑了金属组分修饰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显著提高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抗菌活性;建设了一种能够准确预测和测定半导体光生活性氧物种和载流子反映活性的理论模型和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检测要领,揭示了金属组分特征和能带结构匹配纪律对光生载流子、活性氧物种发生能力和光催化活性的极高增强作用机制;揭示了金属纳米颗粒与活性氧物种的相互作用行为,为理解纳米质料在生物和情况相关体系的反映活性和潜在应用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何伟伟教授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发表SCI 收录论文75篇,包罗J. Am.Chem. Soc., Biomaterials等期刊,且ESI高被引论文6篇,总被引用4000多次,小我私家H-index 3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先后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授权发现专利6项;获河南省青年科技奖和美国化学会会员奖。

近年來,我校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隊伍彙聚工程,不斷加強人才項目的謀劃、組織、服務、指導、跟蹤,截至目前,學校擁有長江學者1人,中原學者1人,近三年新增各類高層次人才31人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