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許都屬于急遽行路的人,路燈下,陽光下,走得再快我們都無法踩到自己的影。六月,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次啓程;長大,不是一個瞬間,而是一段旅程......該用一種怎樣的心情來面對一場離別的酩酊,該找一個怎樣的位置去安放時光砥砺中的青春?
我會記得實習的日子
實習敲響了畢業的前奏,這是許院2015屆同學們正式步入社會前的一次體驗。
外国语学院从2013年始,为同学们开辟了新的实习渠道——境外实习实训。2011级翻译专业的吴笛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选择远赴美国实习。初到丹佛,语言成了第一只拦路虎,虽然自己学了多年英语,但在文化配景差异很大的美国生活、与人交流照旧有诸多困难。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他选择了从服务员、前台和迎宾做起,每周最多事情过70个小时,尽可能多地与同事、主顾交流。3个半月实习结束后,吴笛现在不仅可以流畅地和同事、雇主交流,甚至可以代表中国小同伴与房东议价。他说:“相比于其他在海内实习的同学,我看到了差异的文化,锻炼了口语,现在我的口语可以秒杀外院大多数學生。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直接地表达自己。”
2011级文学与传媒学院的王颖先后在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央广播电台央广网实习,两个单元都属于中央媒体。面对困难挑战,她总是迎刃而上,用自己的认真和专业知识去克服。在中国青年报社,她应领导要求独自完成“2014全国大學生迷你马拉松公益挑战赛”全国49家承办单元的流传陈诉,做下来要五六十页,收集资料再加整理,最快也要一个星期,她说:“从我接下这个任务起,我就悄悄立誓,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一个星期,我走访,纪录,视察,给承办团队卖力人打了无数个电话,以确定资料的翔实水平。”陈诉获得了高级领导的一致认同,并在单元赢得了各人的认可,这是对她努力的最大肯定。当问她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她说“实习其实是比力辛苦的,基本为零薪酬。但是仍然有许多同学对名企趋之若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长见识,积累经验。高平台,望得远,所领略的风物也会更多。”
 |
王穎同學“北上”央廣網實習(右4) |
我會記得考研的時光
在结业大潮中,考研军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不管是“缓冲”、圆高考梦、对专业的热爱抑或是对就业压力的转移,考研都是越来越多的大學生的选择和“备胎”。2011級日語專業的代鑫鑫回憶起自己的考研經曆時說,7個月的備考是大學裏過得最純粹的一段時光,除了專心學習沒有任何雜念。因爲對各個學校的日語專業有著许多了解,最終選擇報考最有掌握、“性價比”高的南京農業大學,最終如願以償。
 |
代鑫鑫在自習室備戰考研 |
經管學院的胡夏(假名)就沒這麽幸運,本來高考時就留有遺憾,沒想到這次報考心儀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筆試還是差一分,不得已調劑到了沈陽的一所大學。她苦笑著調侃到:興許這遺憾要留到考博時再一並解決了吧!更富有戲劇性的是11級化學化工學院的王佳佳。用她的話說,當初她是隨著大夥兒沒事閑來考研“玩玩兒的”,可是之後發現一發不行收拾,輕輕一考就中了湖大的研究生錄取榜,當她獨自一人赴往湖南參加複試時,面對一群陌生的專家學者侃侃而談進行入學答辯時,也宣告自己告別了不善言談、拘謹唯諾的自己。
我會讓青春作證
结业之后该如何计划自己的未来之路?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个艰难的选择,许院一些大學生却提前走上了创业之路——

谷玉飞(二排右一)和他的创业团队
我校2015屆畢業生谷玉飛聯合其他12名同學,以微信公衆平台賣水果起家,短短兩個月,平台粉絲量就增長到2000左右;2014年4月18日,“校園哎吆嗨”微信公衆平台正式上線;2014年6月11日,他們建设許昌校園哎吆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由校內擴展到校外。“校園哎吆嗨”微信平台運營至今,關注人數已經超過了2萬人。從校內線上的點對點售賣商品到現在構建網絡平台全面推廣線上移動購物,這個以網絡爲平台的90後創業團隊無疑是取得了巨大的乐成。
2011級體育學院的陳钊輝雖從一入學就萌生了對傳媒行業的巨大的熱情,他從學校晚會的布展做起,慢慢做到校外的婚禮、會議等布展、策劃,大二時他聯条约學和朋友做起了自己的傳媒公司。兩年多時間裏傳媒公司和多家房地産公司、酒店等有著密切的相助往來。陳钊輝計劃將自己的傳媒公司向廣告業發展,拓寬自己的事業範圍,並優化自己的團隊。他說,創業給自己帶來了閱曆、人脈、經驗、財富的積累,在拼搏中磨砺著內心,豐富了人生。
我會把掌心托付
對于校園情侶來說,畢業即是一道關卡。有人感歎說:“你想去的地方,是我不能隨行的遠方。”一起奮鬥,一起追夢的愛情,愈加銘記恒遠......
“有他在,不怕未来会迷路。”即将结业的刘洋用这句话笃定着她和男友之间的恋爱。刘洋和男友从大一相识,四年里他们携手看过许多风物,如今,刘洋和其他结业生一样,为找事情而奔忙忙碌着......但幸运的是两人的相互陪伴、勉励,给了相互最大的依靠。 刘洋笑着说:“我们都很喜欢听《你是我的眼》,我们只要在一起,就不怕未来有什么困难!”与刘洋一样誓把恋爱进行到底的另有2011级土木专业學生郭鑫与女友李雅楠。一年半的考研路,今年春天,他们划分拿到长安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俩“学霸”的恋爱少了些许“月下花前”,却多了相互的勉励与为深造梦想洒下的汗水。“我们在备考期间一起做模拟题,定铃考试,然后比分数。不会的题就相互讨论,查找资料。大三暑假,我们都留在学校,白昼在图书馆泡一整天,晚上一起打羽毛球、走走校园。这段时光成了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當愛情遇上畢業,任何的選擇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校園愛情,往往被過濾掉了現實的種種,卻終要面對現實——這個夏天,我們學會了坦然告別,也學會了相信未來。
有时候会忍不住想,不知道我们缅怀的,是那群人,照旧那四年的青春——或许,这群人,就是我们的青春。(图文统筹:钟伟平 甯智沛 采写:许院校媒學生 李达 王芳 赵爽 王仁茹 李艳丽 王颖 吴琪 张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