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P电子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有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是高年级的优秀學生,被称为“班导生”,协助领导员,做好低年级特别是大一學生入学之后的教育治理事情。“班导生”制度的形成,不仅锻炼了學生,而且架起了师生相同的桥梁,实行近一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班导生’的选拔很严格,要经过笔试、面试和考核、培训等一系列法式。”该院领导员王慧婉说。2013年9月,该院6位大三學生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班导生”。
土木工程专业的徐俊帅是首批“班导生”之一,如今,他已经带班快要一年时间了。在他的事情纪录本上,清楚地纪录着所带班每一位同学的家庭情况、最近一段的学习状态以及性格偏好。“’班导生‘平时的事情并不庞大,一周一次指导班委处置惩罚班级事务,两周一次与同学们进行班会互动,不定时到寝室了解同学平时的学习生活。”徐俊帅说。然而,这段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我要学会处置惩罚‘學生’这个角色和‘小老师’这个角色之间的矛盾,这让我锻炼了自己,并学会了换位思考。”
对于大一學生来说,“班导生”制度的建设,让他们越发迅速地融入了大學生活。来自PP电子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修建工程技术专业的大一學生建之楚说:“大三的学长就是自己的‘老师’,我们年龄差距不大,交流起来越发舒心。”
“‘班导生’经常深入到學生中间,其桥梁纽带作用不行忽视。他们从‘点’出发,领导员以‘面’展开,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分管,制止了學生事情上可能泛起的盲点。”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曹军芬说。
新聞鏈接:http://www.21xc.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7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