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報道 >> 正文

【許昌日報】奏響校地人才協同創新時代樂章

作者:董小菡 黄水师 黄岑岭來源:《許昌日報》2016年3月11日第一版 編輯:陳晨 訪問次數:發布時間:2016-03-15

本报记者 董小菡 通讯员 黄水师 黄岑岭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在創新驅動發展的今天,人才被賦予了最重要的曆史使命。

2015年是許昌市和許昌學院開展校地共建人才“雙百工程”戰略相助的第二年,也是持續深入、紮實推進、有效提升的一年。這一年,許昌市政府主動服務,提質增量聚英才,搭建平台,助推産業轉型升級,爲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雙百工程”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的高度評價。

主動服務,提質增量聚英才

市委、市政府曆來高度重視人才事情,尋覓人才求賢若渴,把做好人才事情看作是保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基础之舉。

2014年1月,我市校地共建人才“雙百工程”正式啓動,建设了校地“政産學研”長效相助機制,推動雙方實現了資源共享、人才共用、相助共贏。

據了解,“雙百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從“中原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管專家”等優秀人才中,選派100名擔任許昌學院“特聘教授”、“兼職教授”、“科技顧問”等,參與許昌學院教學、開展科技聯合攻關,每年選派20名左右,聘用期限1年,期滿後可根據需要續聘;許昌學院派出100名幹部和專家、教授、博士到許昌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挂職鍛煉,每年派出20名,每批挂職期限1年。

把地方和企业的英才请进来,充实发挥自身业务和行业资源优势,走上课堂教学一线,加入产学研相助辦學,有力促进了PP电子学院和社会生长的对接,加速了学校科研结果的转化。

“双百工程”中的多名兼职教授深度加入并推动了PP电子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课程体系的优化,推进了协同创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法式,尤其在专业实践课程教材的编写、高端科技创新和研发团队的指导建设、校内学术交流、青年教師团队建设和大學生结业设计指导等领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事情。

河南瑞贝卡团体股份有限公司财政总监武俊安担任PP电子学院兼职教授后,在商学院2014级本科生中设立注册会计师实验班,对遴选出来的30名學生进行专题领导,并对专业教材革新提出修改建议,增强注册会计师专业偏向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性,积极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由武俊安牵头建设的“商学院—瑞贝卡教学实践基地”,先后接纳了商学院近200人次进行企业认知学习。

在PP电子学院二级学院,“双百工程”第二批20名兼职教授成为最受接待的“嘉宾”和“常客”。他们或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或悉心指导师生开展科学研究,或在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一线手把手指导學生进行实际操作。一年来,兼职教授累计教学理论课92节、实验课156节,部署學生实习实训2328人次,相助开展科学研究49项,相助开展技术攻关25项,相助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试验中心”、“实验室”19个,建设“产学研相助基地”25个。

搭建平台,助推産業轉型升級

习惯了在象牙塔内关门教学、研究的高校教師,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生长实际会存在一定距离。科技要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时候尚有一段距离。

“双百工程”的实践证明,当高校老师走出校园,一方面改善了教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培育了“双师型”教師;另一方面教師结合社会现实开展科研事情,真正实现了科技就是生产力。

在許昌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挂職示範區工業和信息化事情辦公室副主任的許昌學院科技處處長張志立博士,以智慧都市建設爲載體,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吸引浪潮集團等企業入駐園區,引進台灣碳基無人機項目等重大高科技項目,協助廣州萊拓科技等12家企業辦理工商注冊登記,牽線許昌學院與4家公司簽訂産學研相助協議,與2家公司建设産學研相助基地,積極發揮學校人才智力資源優勢。張志立博士協助示範區建成美觀大方、功效齊全的中原電氣谷網站,解決了示範區網站建設長期滯後的“老大難”問題,爲中原電氣谷招商引資提供了高水准的“互聯網+”平台。

張志立博士的“忙碌”只是“雙百工程”中挂職博士們的一個“縮影”。在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許昌三國文化産業園、全市三洪流利項目建設一線工地、長葛市産業集聚區、禹州市鈞瓷文化園、鄢陵花藝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組培實驗室、許昌恒源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都有他們投身經濟社會建設的忙碌身影。

他們像張志立博士一樣,肩負責任和使命,走出大學“象牙塔”,俯下身子“接地氣”,充实發揮專業優勢,施展才气,綻放色泽。他們如同散落在許昌大地的蒲公英種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散著無限憧憬。

校地共建,人才活力競相迸發

校地共建人才“雙百工程”凝聚了高校、地方高層次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充实發揮了人才“疊加”效應。砥砺奮進的許昌,人才活力競相迸發。

發揮相助雙方優勢,一方面助推“政産學研用”結合,加速科技结果轉化,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有力推動了許昌學院的深度轉型,促進了高校與社會的對接,加強了學校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此外,挂職(兼職)人員的事情能力和綜合素養,也在實踐中获得了充实曆練和提升。“雙百工程”讓校地雙方的高層次人才充实流動,有效發揮出了人才蝶變效應,奏響了校地共建人才協同創新的時代樂章。

挂職有期限,但服務無盡時。2015年第二批互派人員事情已經結束,教授、專家、博士們即將回到各自原先的事情崗位,但他們內心都充滿了不舍和依戀,各人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感謝”。感謝市委組織部的鼎力支持,感謝許昌學院選派優秀的人才,感謝挂(兼)職同志們的辛勤支付和默默耕作。一年的挂(兼)職結束並不意味著情感的中斷,正如座談中各人談到的,“不是朋友是親戚,不是親戚是朋友”、“挂職結束情未了”、“常回家看看”。雙方相互結下的深情厚誼必將天長地久,進一步鞏固升華。

該校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校地共建人才‘雙百工程’是許昌市委、市政府支持許昌學院建設應用技術大學的重要舉措,‘許昌模式’已成爲我省高校轉型發展的重要引領,人才‘雙百工程’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2015年1月,河南省本科學校轉型發展現場推進會在許昌學院召開,“許昌模式”叫響省內外,作爲“許昌模式”重要組成部门的“雙百工程”備受矚目;2月,“雙百工程”再次被列入河南省年度人才政策和人才事情創新重點任務之一;9月,《“雙百工程”:奏響校地人才協同創新樂章》案例文本,榮獲2015年“全國基層人才事情創新案例優秀獎”;《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人才》、《河南日報》等多家國家、省級媒體頻頻聚焦“雙百工程”。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中國夢的締造者。2016年校地共建人才“雙百工程”第三批互派事情業已啓動,人才強市的足音铿锵,漸行漸近。

PP电子学院地址:中国·河南·PP电子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PP电子学院信息化治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ICP備08001014號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