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許昌學院綻放如漫天雲霞的櫻花海洋中,“櫻花樹下——沈浸式思政課堂”再次開講。
“學校舉辦櫻花文化節期間,我們把課堂搬到校園裏、花海中,打造沈浸式、參與式、互動式主題思政課,嘗試讓育人情境‘活’起來。”河南省高校網絡教育名師事情室主持人、該校新聞中心主任鍾偉平介紹,該校已經連續三年舉辦櫻花樹下沈浸式思政課堂活動。
今年的运动聚焦“青年与创新”这一主题。课堂上,来自差异学院的主讲教師讲述了河南本土传统武艺钧瓷的生长历史、审美艺术、烧制武艺以及创新生长,并由此引导學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世的缔造性转化与创新性生长,勉励各人立足时代生长前沿,树立创新思维,回应现实需要,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孝敬力量。
课程主讲教師之一、该校外貌微纳米质料研究所副所长法文君介绍了古代传统烧制武艺的局限性,谈到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来促进钧瓷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启发學生思考。
近年来,该校科研团队联合企业展开科研攻关,首创钧釉外貌纳米涂敷烧制技术,创新设计电气混淆窑炉,相关结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多个學生团队拿到了国家级大學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这些身边的创新结果成为思政课堂上“活”的案例。
課堂上,同學們還紛紛動手抟坯,親手爲泥坯塗上“納米釉”,零距離體驗高科技的“納鈞”。
“钧瓷就是中原文化传承创新生长的‘微缩景观’,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希望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科技赋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感之源、创意之根,勇担时代使命,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孝敬自己的力量。”课堂上,该校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思政课教師朱志浩与學生深入交流。
“今天这堂课,我全身心陶醉其中,真切体会到了创新的魅力和能量,新时代给青年提出了许多新命题,我们要学好本事,向‘新’而行!”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學生秦康宁听课后深有感伤地说。
除了主题思政课,该校还深挖扩展“陶醉”内涵,开展了陶醉式主题心理课和陶醉式美育课程展,作为学校“樱花文化节”系列育人运动之一,为學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
“我校自2017年以來連續舉辦七屆櫻花文化節,以櫻花爲媒,築文化之魂、滋厚德之養、創時代之新,不斷深挖整合育人元素,發揮聚合育人效應,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創新精神,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青春篇章。”該校黨委書記郭濤体现。
新聞鏈接:https://share.app3.jyb.cn/news_d/6b1e2463df11dd71cc5ec9731798972a?from=VjZDc29lWmRlREZnUWRtcXVVam1CRHlTTFlRYjBPem01dWVwdWdGN2MrenZrcXpqaExyblRCenUrRWxGM0Np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