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我比較幸運,拿到了許昌一家公司的“入場券”。但細細想來,也不全是幸運的原因。
剛入大學那會兒,我就開始思考自己的學業規劃。我們學院在人才培養上設置了许多學科競賽和課外實踐活動。在校期間,我積極參與科技創新項目“創新型機器人的研究與設計”,在學校第十二屆科技制作大賽之電路連接賽中,獲得了二等獎。寒暑假期我也從不閑著,多次到南陽、廣州等地實習。
大三的時候,我開始考慮就業偏向,查詢資料,咨詢親友,最後選定了行業,提前深入了解並分析各崗位需求、自身優勢、競爭壓力等。今年3月,我終于等來了好消息。
我想,除了目標明確,在大學期間參加的實踐活動也爲我的乐成求職鋪墊了门路。這些實踐經曆鍛煉了我的膽量,開闊了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交流溝通能力,讓我在招聘中脫穎而出。
如今,我們寢室6人中,已有4人乐成簽約,另外2人也已有开端意向。我相信,只要努力,每個人都會有美好的未來。
(本报记者 史曉琪 整理)
就業微觀察
□PP电子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殷志锋
紮實的專業能力是求職的前提和長遠發展的基本。而多多投身社會實踐,才气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適合什麽,從而更快地適應事情崗位。
我们学院在人才培养中,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坚持“學生中心、结果导向、连续革新”的OBE理念,积极探索“工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围绕企业生产和工业生长人才需求,重构基于學生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努力培养有理论基础、有工程能力、有操作技术、有工业视野、有创新思维、有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学院充实发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社团运动、课外科技运动等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阔學生们的视野,不停提升育人成效,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https://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3-04/16/content_636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