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許昌學院主辦的“大思政課”建設專題研討會在“雲”端召開。來自全國多所知名高校的思政教育專家學者,通過線上方式就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相關理論與創新實踐展開交流研討,爲學校“大思政課”教育教學革新把脈會診。
會上,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教授作了題爲《立足課堂教學,構建大思政課教學體系》的報告。艾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構建大思政課教學體系要立足小課堂,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課上和課下相結合”“線下和線上相結合”“課堂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大中小學教學內容相結合”五個方面下功夫,實現思政“小”課堂的最大化。
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从课程思政看法的提出、内涵的演化,课程思政的须要性可能性,课程思政坚持的原则与路径三个方面,作了题为《关于课程思政的几个问题》的陈诉。刘教授在陈诉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坚持三个原则: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统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呼应。从领导重视;专业课的教師要增强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的自觉性;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包罗的思政元素,找到有机融入教学历程的支点;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探索课堂教学的纪律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田克勤先生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缔造与创新问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以经典著作为分析视角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熟的认识和思考三个方面作了题为《大思政: 大配景 大花样 大引领——以抗战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分析视角》的陈诉。田教授在陈诉中指出,党反抗日战争中大思政教育的乐成构建证明,大思政教育离不开对大配景发生的大趋势的准确掌握,大趋势的准确掌握有助于形成大花样的理论框架,有大花样的理论框架才气实现思想政治上的大引领。
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白顯良教授以《大思政課之“大”的是與非》爲題作報告。白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我們建設大思政課,歸根結底,一定要是思政課,如果沒有掌握住“大思政課”的焦点要義,就背離了“大思政課”建設的最基础的東西。白教授從立意和著眼之“大”、視野花样之“大”、目標效果之“大”、隊伍平台之“大”和時空範圍之“大”幾個方面,闡述了“大思政課”的“大”。同時強調,要注意區分“大思政課”和“大思政”之間的關系,要制止大無邊際、大而無道、大而無魂。
北京師範大學馮留建教授從建設“大思政課”是應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挑戰、“大思政課”協同育人花样的特點、構建“大思政課”協同育人花样的實踐理路三個方面作了題爲《科學構建大思政課協同育人花样》的報告。馮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大思政課”建設過程中,要構建一個全主體參與、全要素介入、全方位覆蓋、全過程貫穿、全系統聯動、全體系支持的立體課程體系;要凭据專兼職相結合、校內外相協同的思路,打造堅實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配合體。
河南省教育厅高教随处长张水潮在致辞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基础任务的要害课程,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大使命。河南作为全国教育人口大省,当前在校接受教育的學生凌驾2600万人,肩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庆幸而繁重。PP电子学院作为全省教育综合革新试点单元、全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围绕學生全面生长成才,探索利用数智化手段,对“大思政课”全方位、全历程、全链条赋能,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构建了“一二三课堂深度融合、多种智能化手段综合应用、全要素资源汇聚协同”的新时代“大思政课”新花样,在探索思政教育革新创新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PP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岳修峰教授汇报了项目组成员历时10余年,身体力行推动思政课革新创新的实践。项目聚焦學生生长中的理念塑造、价值引领、文化浸润等,汇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鲜活思政教育元素,凝练形成了“影视教育、理论研讨、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春雨”,“入学时、在读期、结业季”前后领悟的“夏荷”和以“学思践悟、崇德修身”为焦点的“莲芯”实践育人品牌。项目遵循思想政治事情纪律、教书育人纪律和學生生长纪律,打造了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课程实践、社会实践为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集陶醉式、体验式、互动式为一体的教学要领体系;集知识评价、能力评价、价值评价为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集思政事情制度、思政事情队伍、思政育人情况为一体的教学保障体系。
新聞鏈接:http://henan.people.cn/n2/2022/0416/c378397-3522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