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昌學院充实認識到農耕文化的獨特育人價值,以農耕文化爲切入點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四史”教育,探索思想政治事情的新途徑新要领,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2年,学校建设中原地域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占地13亩,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实物展品3500多件(套),设有18个室内展厅和室外4000平方米的传统文化园。农博馆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结果二等奖、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事情优秀品牌、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点项目特色品牌,获批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非遗示范展示馆、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學生社会实践基地等。
学校以农博馆为主体不停整合校内外种种“思政”资源,打造“1+N”农耕文化主题的大學生实践教育基地,充实发挥出农博馆的育人功效。
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增強思政教育深度。《思想道德修养与执法基础》课精心打造两个专题教学方案,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进行“情浸式”实践教学,让思政课有理、有情、有趣、入脑、入心。面向全校學生开设以“农耕文化与民族再起”为主题的校本特色课程,设置12个专题。
融入“三個課堂”,增強立德樹人廣度。將博物館教育融入第一課堂主渠道、校園文化活動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第三課堂,與當地戰略相助單位相助建设實踐基地,立體交织、功效互補、資源共享、協同育人。
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增強文化育人的溫度。立足地域特點,搭建文化傳承平台,積極開展農耕文化、非遺文化、社火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形成特色校園文化,發揮以文化人、潤物無聲的育人功效。
學校在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基礎上,建设中原農耕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原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形成“古今兼融、一體雙翼”的研究平台。另外,學校還設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基地、許昌發展研究院、颍川文化研究研究中心、許昌中國鈞瓷研究院等研究機構。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PP电子学院积极用好中原农耕文化资源,筹谋开展“奋斗百年·农耕嬗变”主题展览,出书刊行《中原农耕文化》丛书,建设“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以感知传统农耕、留住乡愁情怀为切入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教育、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教育为重心,通过旅行、解说、互动、讨论,引导學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中国门路”“民族再起”“文化自信”等重要命题的深刻内涵,从“四史”学习中罗致精神力量。
新聞鏈接:http://jyt.henan.gov.cn/2021/12-03/235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