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學院一直將脫貧攻堅作爲一項重要的政治性任務,在定點幫扶許昌市建安區袁莊村,結對幫扶南陽市內鄉縣灌漲鎮、馬山口鎮的事情中積極擔當作爲,充实發揮學科、專業、人才、文化優勢,用實際行動見證了幸福鄉村的美麗蛻變。
發揮高校優勢形成幫扶协力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脫貧攻堅事情,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切實履行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職責,推動各項幫扶措施精准開展。學校接纳“一對一”形式結對幫扶,制定精准幫扶措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學校以科研項目的形式對內鄉縣灌漲鎮、馬山口鎮進行立項幫扶,從追尋農耕記憶、弘揚傳統文化,感受鄉土情趣等方面進行特色規劃設計。建设了與當地民俗相協調的鄉村旅遊文化建築群,重塑曆史文化遺迹與旅遊産業新融合,建设了鄉村經濟社會變遷物證校地配合保護機制。
學校發揮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設計藝術等學科專業優勢,編制完成了袁莊村鄉村振興整體規劃,結合休閑生態農業發展租賃、采摘、住宿等項目,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切實實現村集體增收,帶動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和一般農戶在本村就業。
辦好惠民實事提升村民獲得感
開展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學校直接投入袁莊村幫扶資金240余萬元,修建了文化廣場、捐贈宣傳板、安裝農田浇灌設備、革新鄉愁小院和空宅綠化遊園、安裝路燈等。清理疏浚老寨河河流,解決垃圾圍村問題,同時對河流兩側果樹進行部门綠化。群衆的生産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幸福感、獲得感获得較大提升。
做好文化惠民服務,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在幫扶地建设農家書屋,打造互聯網閱讀空間,組織開展群衆文化文體活動,先後舉辦了升國旗愛國主題教育、孝老愛親等系列活動,受到村民廣泛好評。
发挥教育培训优势,做好教育帮扶事情。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培养致富带头人9人、新型技术农民18人。对帮扶单元中小学教師进行免费培训,资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
推動精准扶貧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整合村檔發加工、食用菌種植等致富帶頭人,打造袁莊村扶貧小院,建设“袁莊村就業扶貧車間”,動員貧困戶和脫貧戶在村內務工就業事情170余人,積極鼓勵注冊扶貧文化特色標示商標,並實現線上銷售,鼓勵村民開展食用菌和蔬菜種植,村集體年收入達20余萬元,全村人均收入1.3萬元左右,相關農戶收入增長近60%。
發揮學校醫學專業優勢,實施康健扶貧。組織醫學院師生到幫扶單位經常性開展義診及醫療救助活動,通過康健宣教、指導就醫、入戶診療、醫療保障救助政策宣傳等,提高貧困群衆康健素養,積極治療和預防疾病,減少病殘發生率,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幫助貧困村完成“有基本醫療保障”指標。通過培訓包罗村醫在內的基層醫務人員,提高基層衛生機構的診療能力,推進大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預防、治療、治理有效銜接和對重點傳染病防控,爲基層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扶貧隊伍。
許昌學院先後被河南省委組織部評爲“選派優秀第一書記事情先進單位”、被河南省扶貧辦等單位評爲“定點扶貧考核綜合評價好的單位”。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許昌學院黨委書記闫紀建体现,在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轉折點上,許昌學院將以更大的花样、更大的擔當、更大的魄力,主動承擔起曆史賦予的責任,充实發揮學科、專業、人才、文化等優勢,在鄉村振興中奮力實現新的作爲。
http://hnrbpaper.dahe.cn/html/2021-01/12/content_468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