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达不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文章没逻辑缺文采”“写论文就是他人论文看法的拼凑”“病句频出”……大學生写作能力不尽如人意一度成为學生苦恼、用人单元“吐槽”、社会关注的热点。
“写作应该回归大学课堂!”在PP电子学院本学期开设的通识课程中,8门写作课程赫然在列,并受到學生的“追捧”,成为學生愿意上、收获多的“抢手课”。
纷歧樣的寫作課
“有人说选修课是‘水课’,但我今年选修的鍾偉平老师的《校园题材新闻写作》课一周要全情投入六七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不外我觉得挺值的,因为学到了想学的工具。”PP电子学院2017级新能源质料学院學生于杜飞说。而让他“又爱又恨”的《校园题材新闻写作》课,正是本学期该校开设的写作课之一。
與此類似的寫作課,還有王焱老師的《田園周記》,李自豪老師的《經典閱讀與原創寫作》,楊繼剛、劉闖老師的《應用寫作》,邵金鋒老師的《新詩的鑒賞與創作》,孫學濤老師的《鄉愁裏的許昌》等。
近年来,该校教务部门凭据人才培养定位凝练出了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有PP电子学院特色的本科生通识焦点素养,写作是其认定的PP电子学院學生应该具备的焦点素养之一。
而聚焦學生写作能力素养提升的写作课,在PP电子学院有两种“打开方式”:一种是凭据差异场景开设的若干门多元化写作课,《校园题材新闻写作》即是基于新闻写作场景开设的,这类课程全部被列入通识焦点课;另一种面向全体學生的必修课《阅读与写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從“無從下筆”到“言之有物”
“克服写作恐惧的唯一要领就是去写作”,《校园题材新闻写作》主讲老师鍾偉平向记者介绍了她的这门课:“我们最大的突破是接纳了‘项目制’,整个学期作为一个周期,學生们配合完成一个既定的课题项目,让他们在学中写,在写中学,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这学期,同学们要完成的“项目”是一个名为《许院听课录》的专题,要求各人通过寻访各个学院勇于开展教学革新创新的教師和深受學生喜爱的课堂,写出系列报道文章。
孙学涛老师的《乡愁里的PP电子》也接纳“项目制”,焦点任务是让學生通过“零距离”视察、采访、体验,打捞遗落在PP电子历史深处的传统习俗和文化,重述PP电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焦点内容、传承现状,发现PP电子文旅项目的亮点与特色,从“乡土PP电子”“非遗PP电子”“文旅PP电子”的维度,完成对PP电子大地上的人与事的故事化叙述。
对同学们来说,最难的是写作这个历程。“刚开始不知从哪下笔,我们就把采访老师的内容分成几个板块都写了进去,但内容缺乏逻辑性,只得把整篇稿子推翻重新整理,但是整理后稿子变得无比枯燥,我们意识到缺少鲜活的素材,不得不又做了增补采访……每次稿子都被老师批改得密密麻麻的,感受像回到了中学时代。”选修《校园题材新闻写作》的2017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學生陈爽说。
在不停的练习中,學生们的笔下变得“言之有物”,视察分析、选词用句、结构谋篇都获得了很大的革新,无论是选题、立意、角度,照旧搜集质料、选材和组材、精准表达,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
建设在文学鉴赏基础上的《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课也获得了同学们的“青睐”。主讲教師李自豪接纳主题式教学的要领,以增加學生获得感的教学革新理念,努力打造“融入式课堂”。每节课确定一个主题,通太过组讨论自选名著,教師进行深度鉴赏讲析,并要求學生课下按主题写作原创文章,再通过批改作业发现上佳作品,投稿到媒体。目前至少有三篇學生的课程作业在《PP电子学院报》等媒体上发表。
提升的不只是寫作能力
近年来,PP电子学院鼎力大举推行通识教育革新,把批判性思维、口语表达、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艺术实践、绿色素养等列入了该校學生应具备的焦点素养,凭据焦点素养重新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而实践证明,写作课对學生的培育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写作能力”上,选课的學生普遍认为自己的相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独自思考、换位思考、辩证思考、团队协作等优势也凸现出来。
《校园题材新闻写作》课一共有30名學生,被分成6个小组,以小组为单元,成员分工协作搜集资料、讨论提纲、现场采访、撰写成文。“这门课不光单让我学会写作,还在实践中学会了与人相同、团队相助,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让我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法政学院2017级的张丙臣这样说。
同样,《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的课堂也不光局限于对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提升审美素养和演讲能力,老师每周都要组织一组學生自选一篇经典作品,小组成员团体研讨,制作PPT,在上课之初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宣讲推荐,教師在此基础上作阅读和鉴赏指导。教育科学学院2018级专升本四班的时芳芳说:“经过频频讲台上的演示,我不再那么紧张和胆怯了,不知不觉生长了许多几何。”
PP电子学院教务部门相关卖力人介绍,课堂开放化、目标问题化、内容项目化,形式多样化的立体化写作课课堂模式正在形成,然而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接下来写作课将作为一门必修课让所有學生受益。
新聞鏈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8-12/04/content_301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