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級學院:
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廣大青少年審美素養,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河南省“戲曲進校園”活動事情方案的通知》,決定在全省普通高校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凭据活動部署,河南省越調劇團將于10月17日來我校演出,歡迎廣大師生前來觀看。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時間:2017年10月17日(周二)
第一場(上午): 9:30
戲曲知識講座、演出劇目《收姜維》
第二場(下午): 14: 30
演出劇目《花開花落花香》
二、地點:
音樂舞蹈學院音樂廳
三、觀衆組織:
請各二級學院每場(上午、下午)各部署10—15名師生到場觀看。
四、注意事項:
1、請各學院自行部署一名帶隊老師,10月16日中午11:00前将姓名、联系方式报至黨委宣傳部(2968516)。並請在開演前30分鍾到場簽到。
2、觀演人員請提前30分鍾入場。演出期間請將手機關閉或調至靜音狀態,保持劇場安靜,文明觀看演出。
黨委宣傳部
2017年10月13日
一、劇團簡介:
河南省越調劇團(河南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始建于1949年6月。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單位,六十多年來,相繼創演了優秀傳統戲、新編曆史戲和現代戲二百多部,尤以擅演三國戲《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吊孝》、《智收姜維》、《七擒孟獲》、《盡瘁祁山》等而享譽全國。劇團在參加全國戲曲賽事和河南省曆屆戲曲大賽及彙演中,頻頻榮獲多項大獎及各類單項獎。特別是大型現代戲《吵鬧親家》、新編曆史劇《老子》分別獲得1991年度、2008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和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河南省首屆及第八屆“文學藝術優秀结果獎”、“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文華大獎”、第四屆黃河戲劇獎特別獎。
2017年获国家第三届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银奖、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2013年获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剧团在演出、声腔、音乐、舞美艺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奇特的气势派头,造就了一批批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演出艺术家、著名演员和实力较强的创作队伍,推动了越调事业的蓬勃生长。
二、劇種簡介:
河南越調,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的三大劇種之一。流行于河南各地。壮盛之時,陝南、鄂北、皖東曾有班社存在。演出區域广泛中原,淮河中上遊沿岸,亦曾遠涉東、南沿海、內蒙、新疆等地。在全國有著一定影響。
劇種源遠流長,原爲曲牌體劇種。據老藝人相傳,擁有曲牌(包罗器樂曲牌)二百多種。清末以後,隨著社會發展,河南各個劇種蓬勃興起,唱腔曲牌絕大部门被板腔音樂取代。越調在不斷的演變過程中又吸收昆曲、清戲、羅戲、卷戲、漢劇等兄弟劇種的音樂,形成了一整套的板式、曲牌、雜調和伴奏要领,在音樂上获得了豐富和發展,由嚴格的曲牌連綴音樂轉變爲較自由的板式音樂。唱腔有:大慢板、陰四板、三導板、二八板、十字頭、亂彈、垛子、碰板、流水、飛板、滾板、哭腔等,其唱腔特色,高亢、明快、淳厚、質樸;既善于表現激昂慷慨、悲壯高歌的場面,又能抒發纏綿、輕柔、深沈、哀怨的情感。據不完全統計,挖掘出來的傳統劇目有三百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