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舒靜教授爲我校暑期幹部培訓班做報告
7月5日上午,在簡單的開班儀式結束後,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戰略規劃辦公室主任、全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秘書長、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闫舒靜教授應邀爲我校2014暑期幹部培訓班做報告。王清義、王洪彬、馬超级我校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出席報告會,王洪彬副書記主持報告會。

在兩個多小時的報告中,闫舒靜主任以《“雙證書制”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爲題,結合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的辦學實踐,詳細介紹了應用技術大學的定位、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的國際經驗、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的特征、專業性與職業性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四模塊六能力”實踐教學體系、“三層次五階段”工程實訓教學體系等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情況。
闫舒静主任说,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这类教育与经济社会越发紧密的结合、专业与行业越发紧密的结合、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越发紧密的结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不讲应用。

应用技术大学的具有以下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面向行业,服务地方,对接企业。在科学研究方面,将专业理论转换为专业技术,将专业技术转换为产物,将专业技术变为生产力。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生长对接,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
闫舒静主任说,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是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要害。应用技术大学重在培养學生的四种素养,即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科学素养是基础,本科生应当具备一定科学知识以理解理解自然界,对后续的专业生长必不行少;技术素养是焦点,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应当掌握、理解、使用、治理技术,具备利用技术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物;工程素养是要害,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应具备工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理解工程设计与开发的历程,这有助于其实现把工程设计转变为实际产物历程;数学素养是工具,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应当能用数学语言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他说,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特征是,专业设置与地方工业结构对接,专业尺度与行业尺度对接,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培养规格与事情岗位要求对接。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在教学历程中,要走校企相助之路,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要领方面,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在學生素质培养方面,科学素养是基础、工程素养是要害、技术素养是焦点。
闫舒静主任说,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增强基础平台,保证基础课学时,凭据生源素质和专业培养要求进行教学。要注重应用技术,必修专业焦点课程,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体现专业特色,设置专业选修模块给學生一定的自主生长空间。要革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引入专业技术前沿内容,优化课程与课程之间衔接,优化课程与实践环节之间衔接,优化各实践环节之间的衔接,使培养方案最优化、效率最大化。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四模块六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包罗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结业实习、社会视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运动、工程实训、结业设计(论文)等,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闫舒靜主任在報告中還介紹了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建設與教學革新、教學團隊培養與建設等方面的具體做法。
闫舒靜主任的報告激起了與會者的思考和討論。法政學院(瑞貝卡學院)沈春景院長說,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的辦學經驗很是值得我們學習,報告對我啓發很大,特別是對我們二級學院,在今後的發展思路、發展戰略及轉型發展等方面給我們许多啓示。我們瑞貝卡學院要想發展好、蹚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子,就應該向人家學習。他們講到的我們正在想,他們做到的也是我們今後努力的偏向。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首批建设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培养职教師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职教師资的摇篮”,特别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很是乐成的门路。(摄影:朱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