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我校把納鈞團隊與著名陶瓷藝術家劉志軍相助燒制的“納鈞—仿宋渣鬥式花盆”捐贈給河南博物院,供河南博物院收藏、展示與研究之用。捐贈儀式在河南博物院第三會議室舉行,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與捐贈者代表、我校納鈞團隊帶頭人鄭直教授現場簽約並頒發證書。劉志軍先生出席捐贈儀式,我校科研處負責人和納鈞團隊成員參加儀式。
渣鬥式花盆爲傳世鈞官窯經典器型之一,此次捐贈的“納鈞--仿宋渣鬥式花盆”,是凭据拍賣原件尺寸和釉色複燒的。爲了更好地展現宋鈞古件天青釉的韻味,接纳納米氧化鐵作爲呈色劑,對基礎釉進行微觀界面調控,呈色劑疏散越发均勻,有效改善了釉燒過程中釉層的粘度,從而有效降低了流釉,抑制釉層出現縮釉和鬃孔等釉面缺陷,該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該作品由我校提供技術和釉料,著名陶瓷藝術家劉志軍燒制,是學校積極開展校地相助的结果之一。我校多屆本科生參與了該鈞瓷技術的研發應用,是學校實施OPCE育人體系,探索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典型案例。在這件作品中融入了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四大功效,推動了現代納米科技與鈞瓷文化傳承的貫穿融合,促進了鈞瓷産業發展與鈞瓷文化的傳播推廣。(圖片由化學與质料學院提供)

